記憶中的餘溫與獨家料理 爸爸的故鄉味
2025-08-08・主婦食堂
文字/王怡力 攝影/林韋言 食譜設計者/鳳山站社員.陳子良
合作社鳳山站社員陳子良的父母親,來自福建惠安,因此家裡常吃的料理總會有父母故鄉的元素,無論是烹飪風格或是食材的調配使用,都是家人對故鄉的記憶和情感展現。子良家中一向由父親負責料理,身為么兒的子良其實並不與父親一起煮食,而是經由父親烹煮的味道,認識餐桌上的一切。但有些故鄉食材在台灣少見難買,因此父親也會尋找替代的食材,讓桌上的餐食成為台式惠安口味,這展現出台灣多元文化的共融,也使子良在生活中察覺到食物能凸顯每個家的特殊性。二十多歲前往美國讀書以後,子良開始學習自己烹飪,用異地的食材複製家的味道,並藉由觀察別人的料理,開創風味調整的方法。對子良而言,傳承父親家鄉的味道,理解父親擔負起煮食責任的脈絡,也是修復家庭創傷的途徑之一。
料理不只是興趣,更是理解,也是對家裡的責任,因此子良會特意找尋好的食材。幾十年來在美國生活,子良就經常在農夫市集上購買當季、在地食材,也會特意選擇有機食材,讓家中成員盡量能吃到安全美味的食物。近年回台灣後,在一次不經意路過站所時,加入了合作社,成為用消費力支持在地、良善理念的社員。
子良的孩子愷樂離家念大學前,曾向子良學了幾道家常料理,牛肉麵、肉燥飯還有麻醬麵等。這些家中常見的料理,讓孩子在獨立的同時也帶著家的記憶。愷樂的經驗終將與祖父、父親雷同,在異地看見食材的差異,用相同食譜料理出不同的風味。最終,餐桌上的料理不只是家的味道,而是總會融合各地的風土,產生一道道食譜的演進以及專屬於料理者個人的味道。
蚵仔乾花生豬腳湯(點圖看食譜)
年節時,桌上總會出現子良父親故鄉口味的海鰻魚乾燉豬腳,當地稱海鰻魚乾為魚鯗(hî-siúnn)。近來台灣已少見魚鯗,故改用大稻埕購買之蚵仔乾。蚵仔乾以清水洗淨,浸泡米酒過夜,燉煮時加入胡椒粒和薑片去除腥味,並轉化為湯品的特殊風味,鮮味和層次感使油脂豐富的豬腳肥而不膩。
蚵仔煎(點圖看食譜)
蚵仔煎在台灣被視為街頭小吃,但在子良父親的故鄉是一道家常菜,使用常見食材搭配出特別的料理。合作社的牡蠣在冷房中處理,維持低溫開剖、清洗和包裝,確保食材的新鮮度和安全性;新鮮的牡蠣清甜又帶有海味,軟嫩的牡蠣和酥脆的花生,更增加口感豐富度。麻醬涼麵(點圖看食譜)
這道菜是子良在美國時常做給孩子吃的家常菜,材料容易取得所以到哪裡都能複製,孩子在前往加拿大讀書前,也要子良寫下這道料理的食譜給他帶著。這道料理使用合作社的芝麻醬,香味濃郁,有的人會覺得有些許苦味,但是加入烏醋調和後會平衡味道,淋在麵上就能表現出多重風味。合作社好用食材推薦
芝麻醬-230g
生產者為主惠實業公司,以特選新鮮芝麻製作,口感滑順紮實;不添加糖、防腐劑、人工色素,適合年長者、孩童補充營養 。可與醬油、烏醋調和後做成麻醬拌麵或當作肉類、蔬菜的醬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