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活力 一杯喝下去 營養師的貼心銀髮族料理

2025-09-08・主婦食堂

文字/于有慧 攝影/郭宏軒 食譜設計者/柯蘊慧(台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特約營養師、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前營養科主任)

現代人的飲食,不是吃得不夠,而是吃得不均。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讓銀髮族「吃得好、吃得夠、還能吃得巧」?本期主婦食堂特別邀請資深營養師柯蘊慧,從最新的營養調查出發,設計以「飲品」為主的早餐與下午點心,幫銀髮族補足常見的營養缺口。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版《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台灣65至74歲族群的飲食,只有三成蔬菜達標,八成以上的人水果吃太少,92%的人一天喝不到一杯牛奶,鈣質、維生素D、維生素E,膳食纖維缺乏也相當普遍。

「健康是打底的,每天的均衡飲食太重要了!」蘊慧老師提醒,均衡不是複雜的公式,而是可以落實在每一天的更多用心。建議參照衛福部的「我的餐盤」:「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因此,根據目前國人飲食習慣,其實每天多吃一拳頭的水果和一拳頭的蔬菜,就能更接近均衡標準。尤其蔬果富含植化素,是顧好腸道健康、提升免疫力的重要營養。

本次食譜的設計放在好好吃早餐,搭配下午點心,把容易缺乏的營養素先補上,就算中午或晚餐外食,蔬菜吃不夠,也不易長期營養失衡。將食物打成豆漿或蔬果汁,營養濃縮,容易入口,製作方式也簡單,營養更容易得到補充。而老師靈活搭配多樣食材,也能帶來風味上的驚喜。像是加入甜菜根的蔬果汁,原本許多人皺眉的「土味」與其他食材融合,就變成一杯酸甜爽口、色澤鮮豔的飲品,讓人一眼看到就想嘗試。

一杯喝下去,不只補充了滿滿營養,也替日常生活增添活力。
 

 早餐 

全食物增肌豆漿+蒸蛋、蔬果、鮮奶饅頭(點圖看食譜)

早餐,一天活力的來源,絕不能為求方便泡杯五穀粉簡單打發。按衛福部建議,蛋白質攝取排序「豆魚蛋肉」,為何豆類居首?黃豆屬植物性蛋白質,不會增加動物性膽固醇,黃豆中的寡糖、纖維質有助腸道健康,這些都是動物性蛋白質難以比擬的優點。一杯豆漿加上一顆蛋即健康餐盤要求「豆魚蛋肉一掌心」的份量。蘊慧老師設計三種口味,如果前一天吃了太多澱粉,就不加南瓜;不喝牛奶,鮮奶饅頭由全牛奶做成是個好選擇;豆漿加芝麻粉,可多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E。
 
一杯全食物豆漿,加上一顆蒸蛋、一拳頭大小的水果與比水果多一些的蔬菜類:小黃瓜、蕃茄,符合「我的餐盤」標準。



 合作社好用食材推薦 
綜合堅果、黑芝麻粉
堅果、種子類是優質油脂;芝麻富含鈣質及維生素E,芝麻粉加入蔬果汁或豆漿中,是年長者鈣質補充的好來源。
 
 

 下午茶 

活力養生蔬果汁+地瓜(點圖看食譜)

90%的國人每日纖維質攝取不足,纖維質卻是腸道益菌食物來源。腸道菌會隨年鹷老化而減少,年長者需更注意多攝取膳食纖維,塑造身體適合益菌生長的環境。蘊慧營養師為銀髮族設計的蔬果汁,以各種顏色搭配,富含植化素。在正餐之外補充一杯,不加糖,無寒性食材,四季皆可飲,一杯就相當於吃進「我的餐盤」推薦的一餐蔬果量。
 
一杯綜合蔬果汁,搭配一份香甜綿密的地瓜,高膳食纖維組合。



 合作社好用食材推薦 
綜合蔬果、芽菜
缺菜期如何補充足夠蔬菜?蔬果汁以蕃茄、瓜果類、芽菜打汁,風味、營養滿分,可彌補葉菜類不足困擾。
 
 
 食譜設計者  柯蘊慧

任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卅年,退休後支援台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深入社區,為銀髮族設計課程,協助長者建立正確的營養知識。蘊慧老師建議從評估自己每餐食物內容起步,學會好好照顧自己的飲食,「照顧好飲食,就是照顧好健康,把自己健康顧好,就是在善待周圍的人」。此外,台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有許多營養相關課程,社員也可多利用。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