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農糧 麥田與雜糧守護

二○○七年喜願麵包在主婦聯盟合作社的支持下,開啟一場由生活消費者出發的臺灣小麥復興運動,並透過論述與行動實踐,直接促使政府活化休耕政策,鼓勵農民種植進口替代作物,提高契作轉作補助。從種小麥、大豆到雜糧,,二○一二年成立「喜願咱糧聚樂部」,邀請農友種植雜糧。努力至此,已將糧食中必需的養分:澱粉(小麥)、蛋白質(大豆)和油脂(雜糧)串聯成一張完整的戰略地圖。 二○○八年首次開辦「麥田音樂會」,透過音樂會建立與社會對話的平台,邀請大家關注小麥復興運動。

最新本土農糧 麥田與雜糧守護 2023-03-03

我的主婦30,共購30──姊妹相迎、邁步同行

2023年是共同購買運動 30 年,月刊邀請自青年時期參與共購,30 年後仍活躍參與主婦聯盟合作社社務的資深合作人黃淑德,分享她一路走來的軌跡,並為「共購 30 與我」專欄拉開序幕。

近期文章

2018-07-01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板東邦的社區有機藥草事業

藥草園的植物皆採有機種植,我們詢問沙邁,為什麼要以有機方式種植呢?沙邁回答,「藥草製成藥劑,是要給人治病,恢復健康的,做為藥品的材料,當然不能有毒性等問題,有機種植是最好的方式!」...

2015-03-10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農舍私有財的公共性

二○○九年,我在宜蘭員山的內城租下五分水田耕種水稻,山青水秀的景色,天寬地闊的田野,手拂青秧,腳踩柔泥,流的汗水都透著幸福!...

2015-04-08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經濟與永續的平衡

經濟學的論述主導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小到早餐價格,大到停灌休耕的農業補貼金額等。即使是看似簡單的早餐價格,其決定的因子卻不少,如食品原物料、運輸與能源供需狀況等,甚至在價格敏感地區,早餐的價格也須...

2017-05-01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務農,生活新選項

農業的發展需要很多條件支持,農地與人力是其中最基本的兩樣,只有在其健全的條件基礎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才有可能。農地與人力的變化,是觀察臺灣農業發展很好的角度。以我生活和工作的高雄旗美地區為例,在...

2019-09-04 支持本土農糧 

農業勞動的時令調節—雜糧復興

農曆七月半前,二期稻作須完成插秧,方能趕在冬季前收割。而二期稻作收成向來不如一期稻作,因此農地普遍轉種其他作物,如葉菜類、根莖類或玉米、小麥等雜糧。...

2015-02-24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讓水?讓出的是糧食主權

因二○ 一四年降雨情況不佳, 經濟部工業局旱災緊急應變小組決議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嘉南部分農地於二○一五年第一期稻作停灌休耕,休耕面積共計四萬一千五百七十六公頃,為史上第二大規模。水不夠是無...

2016-01-01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農業的根基:土壤肥力

臺灣由於地形險峻,山多平地少,以及亞熱帶的氣候,降雨量多,所以造成的沖刷也劇,常年的表土流失,使殘餘的土壤愈形貧瘠,除了有限的沖積地帶可供較為合理的生產農作物外,臺灣的農地單位面積產量是偏低的,...

2013-03-31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鴨ㄚ的新兵日記

合作社從今年開始,將號召社員、找回「單品集結」的共同購買精神。稻鴨米是首先登場的主力產品。我們請到了住在宜蘭冬山的廖德明為我們就近觀察與紀錄稻鴨米的生產過程。...

2014-10-09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小農復耕,帶動城市新食力

許多媽媽讀者來信詢問我關於企業化農作和小農的差別,如果要從日常生活裡,一小步一小步地實踐對小農的友善支持,可以怎麼做呢?或許從食材、生態、市集、旅行這四個最受歡迎的面向來切入,透過手、腳、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