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細亞姊妹會年度交流:二十年彼此的成長、激勵及團結

2021-10-22・機械教授做麵線 一甲子好味道30秒上桌

文/黃淑德.第十八屆監事 圖/本社資料照片

持續了20年的亞細亞姊妹會交流,對於本社的意義和影響為何?在今年11月即將登場的亞細亞姊妹會交流論壇前夕,讓我們一起回顧20年來三國姊妹社的交流,希望對本社在想像與行動上產生激勵。

 

交流之初,永續發展已是三社共識

從2020年3月至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造成全球大流行(Pandemic),為了控制疫情,各國政府皆以緊急的安全規範限制大型及社區日常活動。原定2020 年10月輪到本社主辦的亞細亞姊妹會年度參訪與研討會(簡稱ASIM),也延期一年,今年將於11月15日(星期一)以一整天的線上會議舉行。這將是本社首次舉行大規模的線上國際研討會。

1999年12月2日在東京,三團體姊妹會締結書是由韓國女性民友會、台灣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及日本生活俱樂部生協連合會共同簽署。當時民友會生協仍附屬於女性民友會組織之下,而台灣的綠主張共同購買中心尚未轉型成合作社。

 

1999年韓國女性民友會共同代表金相姬(前排右四)、台灣主婦聯盟基金會董事長林慧貞(左四),及日本生活俱樂部生協連合會女性委員會委員長牧島佐代子(前排右三)於東京簽署締約書。
三團體皆是「追求從女性的觀點出發,而展開的環境運動」,以「共同購買運動」來集結消費力並推動社會改變,在迎接千禧年之際締結區域合作,呼應著賴羅博士在《公元兩千年的合作社》的指引。韓國女性民友會高舉女性發展、職場平權及社區參與;台灣的共同購買運動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發起,開拓著一條環境保育、反核、有機農業的綠色消費者行動的新路。

 

本社與無基改農區運動聯盟成員共同發起「無基改農區」運動。

2000年ASIM交流會在台北舉行,三團體簽署了《2000年反基改食品共同聲明》,以消費者團體的觀點,首次把立場定調為反跨國農藥集團的新霸權、不信任科學界對未知生態風險的緘默,並確定2001年的分享主題包括三國姊妹社的GMOs 非基改作物與食品的現況、法規及反對基改運動。

 

本社的善糧動福雞蛋以實際行動支持非基改飼料養殖。

2001年在韓國的ASIM年會,簽署了《朝向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和平、平等的社會》共同聲明,提出以婦女的團結與共同行動,反對WTO架構的「新自由」經濟主義,為支持生態型農業,反對財團以壟斷種子強勢行銷基改作物,建構沒有貧困與紛爭、和平又安全的社會,並在鄰里社區推行討論型的民主主義。20 年後,再次檢視這份聲明,仍是進步、理想的「另類行動主張」;隔年,台灣就加入WTO,開始以補貼鼓勵稻田休耕。

2010年三國姊妹社在日本千葉縣分享各自非基改運動的實踐。

 

第一個十年,認識彼此異同、分享對七大原則之實踐

初期幾年,年度交流主題透過文字及口語翻譯,我們學習著合作經濟的語言及翻譯名詞。同是使用漢字,有時彼此卻有字面上錯誤解讀:例如社員在日文中稱為組合員,但日文漢字的「社員」卻是指「辦公室的職員」; 其它的用語包括:合作社=協同組合、消費合作社=生協、單位社=單協、聯合社=連合會。

隨著女性民友會生協及本社分別於2000年、2001年正式成立獨立法人,年度交流會的主題逐漸定位為消費合作社(生協)經營、活動與事業體擴大的共同挑戰。從2004年開始,三團體各自整理並發表「我們的合作社價值與原則」,接著每年選定國際合作社七大原則之一,各自闡述自己在事業經營及活動上的努力。

 

2014年姊妹會由台灣主辦,除論壇交流也邀請日韓姊妹社參與「合作齊步走同樂會」同歡。

在2005年的ASIM年會上,整理出「我們共同的第八原則」⸺ 創造替代型的社會。為了創造出平等、互助的多元社會,我們以女性為主體而共同行動,成為「參與生產的消費者」,與生產者一起做出生活材,透過共同預約來集結購買力,建構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模式⸺消費團結的替代性經濟。

一年一度的ASIM,分享前一年底確定的主題,在差異中看見彼此的共同之處與努力:談取貨站/賣場的經營、如何吸引年輕社員加入、對社員展開飲食教育、班的經營等等;在語言與翻譯的限制下,我們仍然一窺各自的努力、活動創意、挫折與突破,敬佩彼此對理想的堅持、持續拓展食農協力的格局。三國姊妹社都致力維護糧食自給率、強化與產地及生產者的合作、組織分權化的鋪陳、對社員的持續溝通、為協助脫貧而推展公平貿易的努力。

第二個十年,各自組織成長、FEC共生社區

2011年福島核災重創日本經濟,我們也見識到生活俱樂部生協從緊急輻射食品的自主管理、對地震及海嘯災區的生產團體長期復興的支援,以及發展綠能等多方布署,並於2016 年開始供應社員共同購買的綠電。2012年三國姊妹社簽署《創造生命環保優先的非核社會共同宣言》,這也促成綠主張綠電生產合作社於2016 年發起成立,秉持共同購買初衷,希望不依賴政府及大企業,號召公民參與綠能的共同生產,進而創造未來的消費選擇。

 

與姊妹社交流啟發本社對於綠電的實踐,圖為裝有太陽能光電板的綠能建築新南倉。
年度交流讓我們參考彼此的社會實態、運動推展及社員活動與教育。在食材的共同開發上,生活俱樂部生協分享了10% 國產油菜籽油(混合90% 進口非基改油菜籽,日本加工),多年來以國產飼料米替代部分進口玉米做為飼料;幸福中心生協則開發了獲得MSC 認證1 的鮪魚(金槍魚) 罐頭;本社則分享小麥及雜糧復耕的運動與開發產品的供應、餵飼非基改飼料的「善糧」蛋與雞肉的開發和供應。

 

韓國姊妹社幸福中心生協開發的MSC認證鮪魚罐頭。(林玉珮攝)
韓國女性民友會生協,歷經分社轉成立單位社、組成聯合社,並於2013年改名「幸福中心生協連合會」,故三方於2016年重新簽訂《亞細亞姊妹合作協定誓約書》,並正式將創造「FEC 自給圈」2列為三社的共同使命,也就是在各自的國家領土上,創造出「食物、能源、福祉」的創生循環、自給自足的生活區,減少依賴國外輸入糧食、化石燃料及外籍勞動力的生命、生活及生計。隨著台灣與韓國社會極快速朝向高齡少子化,如何發展互助型福祉成為新的共同課題。

 

2012年三姊妹社共同簽署非核宣言。
妹社歷經各自組織變動,2016年重新締約合影。

 

從落實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談2030願景行動

20年來,世界經濟歷經全球化的來襲,韓日台身處東亞,面臨相似的社會與經濟挑戰:製造業外移與原物料擴大進口、有機農業從小眾運動變成連鎖產業、食品通路擴張與購併、人口快速老化;同時地球環境持續惡化,氣候暖化已經變成氣候危機。

 

2017年邀請日韓姊妹社赴台南分社參與「下港主婦‧塩油會」,圖為幸福中心生協攤位。
姊妹會交流20年來,生活俱樂部生協社員成長至40萬人,幸福中心生協連合會社員總數也超過3.5萬人,本社社員則超過八萬人。因疫情反覆,三國姊妹社都受惠於停班停課居家生活,配送及到自營賣場(站所)的社員利用皆增加,部分產品也時而出現缺貨。去年至今的氣候異常,三國都經歷熱浪、乾旱、水患等劇烈氣候變化,農漁業生產多受打擊及社員對品質抱怨的增加。

 

2017年台灣主辦ASIM留影。
延續2019年交流主題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今年將以SDG-12「責任消費、責任生產」做為大會主題,這將呼應三社共同的第八原則。讓我們一起在線上論壇,見證三國姊妹社在實踐2012國際合作社年「創造更美好的世界」的努力,及彼此在面臨未來生存的嚴峻挑戰中,仍然樂觀、團結、同行。

 

2020年以來疫情影響下,三國姊妹社的經營持續面對變動的挑戰,圖為海安站。


1海洋管理委員會MSC(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及其推行的MSC認證為全球公認的永續水產品驗證標準之一,包括漁業捕撈評估(FM)及產銷監管鏈(CoC)兩種範疇。
2 FEC自給圈是日本經濟學家內橋克人提出的概念。F(Food)意指食物與農業、E(Energy)為能源、C(Care)為照顧、更廣義的福祉與社會互助。

 

共購20‧關鍵聲線
時間:11/02(二)9:00~16:30
活動方式:主婦聯盟合作社
          Facebook 粉絲團線上直播

2021亞細亞姊妹會交流論壇
時間:11/15(一)8:30~17:00
活動方式:跨國視訊會議,詳細內容及報名網址
將於10/18公布於本社官網,敬請留意官網訊息。

點連結看更多20週年相關活動

 

黃淑德
現任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監事(第18 屆),曾擔任理事、常務理事,及第四屆理事主席。

(主圖圖說:2019年姊妹社參訪日本生活俱樂部生協參與建造的遊佐町公民太陽能廠。)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