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開石化鍊結,沒有人是局外人

2017-05-01・減塑減廢

文/鍾瀚樞.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專員 攝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二○一七年三月的清晨,春寒猶在。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三十週年「氣候變遷與綠色女力」國際論壇在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的另一頭舉行。為了趕往會場,我匆匆走過臺灣原住民族為了捍衛傳統領域正埋鍋造飯的凱達格蘭大道,族人喊著口號:「沒有人是局外人!」其實也是我們這一代必須承擔的使命。

減塑生活如何可能?

以邁向低碳生活為主題的分組論壇中,指南國民小學的老師正生動地細數著推動無塑園遊會千迴百轉的過程。小事生活•無塑生活實驗空間負責人洪平珊則拿出一個小罐子,裝著她將近一年所製造的全部垃圾,引發與會者的驚嘆。

與談人窮盡心思推動的減塑歷程,有趣卻也曲折。曲折來自各種阻力與疑慮,畢竟石化產品在這個時代裡,取得、使用與拋棄,何其容易。與洪平珊手中輕盈的一小罐垃圾相比,石化產業的生產線卻夜以繼日產出不可計數、如山堆積的衍生性石化產品,帶來的是唾手可得的便利。

便利並非沒有代價。臺灣終年籠罩的霧霾,來自這條龐大而繁複的石化產業鏈,一場至今仍醒不過來的惡夢。為了控訴政府治霾無方,臺灣中部與南部計有一萬二千人,於二月十九日集結抗議,隊伍綿延二公里長。為什麼空氣污染揮之不去,治而不理?

201705_斷開石化鍊結-(2)

▲白天還在凱達格蘭大道抗爭的巴奈來到三十週年晚會,吟唱起族人的古謠。

霧霾之源:化石燃料

以化石燃料為上游原料的石化產業,製造形形色色、難以分解的聚合物產品,同時供應了源源不絕的空氣污染。同樣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能源系統,讓整體的空氣污染排放量雪上加霜。空氣污染研究學者、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莊秉潔曾指出:「解決中南部紫爆的問題其實也簡單,最主要就是七家工廠,中部的台中電廠及中龍鋼鐵、雲林的麥寮電廠及塑化汽電共生廠,及高雄的中鋼、興達電廠及中油大林煉油廠。」1這七個大型固定排放源的共通點,就是皆必須高度仰賴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在開採、運輸、燃燒、精煉等環節中,不僅產生包含空氣污染在內的各種污染,其耗用也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每年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約有二百一十三億公噸,但自然界只能吸收其中的一半,因此每年在大氣中約增加一百零七億公噸的二氧化碳。」2由此噴發出大量自然界無法吸收的溫室氣體,正是地球面臨極端氣候的主因。驚人的是,大量消耗化石燃料的,不只有工業產品,還有在全球市場上流通的農產品。

▲2017年2月19日「反空污抗暖化大遊行」,主婦聯盟基金會台中分會參與其中。(攝影/廖家瑞)

當農業變成衍生性石化產品

「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政府發現自己囤積了過量的硝酸銨。硝酸銨是炸藥的主要原料,但也剛好是絕佳的植物氮源,因此他們認真考慮要將這些過剩的化合物噴灑到森林中,以幫助林業。但美國農業部的農業專家有更好的主意:把這些硝酸銨灑到田裡當肥料。化肥工業以及由戰時毒氣工廠轉型而來的農藥工業,其實是美國傾國家之力, 將戰爭機器在和平時期另作他用的結果。」出自麥可•波倫(MichaelPollan)在《雜食者的兩難》一書中的這段話,是如此經典。直到今天為止,人類依舊毫無反省地繼承軍火化工業的遺產,透過合成提煉化石燃料,製造出各種農藥、化學肥料。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研究,這種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慣行農業體系所排放出來的溫室氣體,竟然占了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廿五%。假如全球農業能夠加速轉型為低碳排放的生態友善農業,將可以有效遏止極端氣候的進一步惡化。

若無法拒絕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慣行農業,我們這一代就永遠無法擺脫如美國婦女環境與發展組織(WEDO)成員凡達娜•西瓦(Vandana Shiva)的警語:「我們仍吃著二次大戰的廚餘。」

201705_斷開石化鍊結-(1)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三十週年國際論壇現場合照。

「一九三○年代發明的新塑膠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多數由軍方獨佔。譬如,一九四一年陸軍急著節省珍貴的橡膠,因此下令每個軍人配備的梳子都改為塑膠製, 不再採用硬橡膠。……塑膠甚至是建造原子彈不可或缺的元件。……塑膠的產量在戰爭期間大幅躍升,從一九三九年的一億四千二百萬公斤,到一九四五年的三億七千一百萬公斤,遽增了四倍。不過,日本投降後,這些產品的潛力必須被運用到某處,塑膠於是在消費市場中活躍起來。」[備註3]

蘇珊•弗蘭克(Susan Freinkel)在《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中的這段話,證實了塑膠與農藥、化學肥料相近的身世:化石燃料的衍生物,軍工複合體的殘餘。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七十餘年,我們這一代何時才能擺脫其遺毒呢?迎著夕陽,凱達格蘭大道上原住民族的抗爭未歇;我們腳下這片受族人們守護的土地,如今仍無時無刻不受到化石燃料與石化產業的威脅。告別化石燃料,斷開石化鍊結,正該是我們這一代的使命吧!畢竟,沒有人可以是局外人。

備註1 : 取自莊秉潔臉書。2017 年3 月6 日。

備註2 :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鄧子衿譯。2015。《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新北市:大家出版。

備註3: 蘇珊•弗蘭克(Susan Freinkel)。達娃、謝維玲譯。2011。《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新北市:野人文化出版。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