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1年50億支寶特瓶 首支rPET茶飲「瓶到瓶」循環再利用

2025-05-21・社內大小事

自由時報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國人愛喝飲料,全台灣1年使用約50億支寶特瓶,但回收後僅降級再利用,最終還是掩埋走向產品墳墓,在資源永續循環概念下,主婦聯盟今(21日)首推rPET茶飲,再生塑料含量達30%,實現「瓶到瓶」的封閉式資源循環,呼籲環境部加速法規腳步,減少新塑膠原料使用。

主婦聯盟董事長林玉珮表示,全國1年使用逾50億支寶特瓶,回收率達9成5,但卻只有降級使用,拿去做紡織、建材等,最終產品走向墳墓廢棄,因此希望建立「瓶到瓶」的封閉式循環,更直言:「台灣技術不缺」,缺的是明確政策與進程。

主婦聯盟旗下則有生活消費合作社,以民間較小的經濟規模,與塑膠工業中心合作,打造出首支食品容器級再生塑料rPET的瓶裝茶飲,占比達30%,較法規鼓勵的25%還高。

合作社理事主席彭桂枝估算,成本較新料增加3成約1元,但透過綠色設計、自我品牌降3分之2成本,剩下自我吸收,且合作社生產量比不上大品牌都能做到,相信其他大品牌也能發揮企業影響力。

環境部長彭啓明也與會表示,餐桌上可以決定地球很多事情,但國人慣性大,要改變可以但不能干擾生活,政府鼓勵綠色容器優惠費率,使用再生塑料的占比在今年是設定25%,2030年才30%,樂見民間腳步更快,預計6月初預告資源循環推動法,推動台灣落地生態系。

衛福部食藥署技正周珮如則說,已跟上國際腳步,訂有食品容器級rPET的明確檢驗標準,把關製程等,包含回收端必須是「食品容器具」,參雜率不得超過5%,並要求業者測試挑戰,如民眾可能將喝完的飲料容器拿去裝汽油、裝洗髮精等,也參考歐美測試殘留風險,要求安全性評估報告等,也呼籲未來食品標籤兼容綠色設計。

主婦聯盟推出首支rPET瓶裝茶飲,回收的再生塑料占比達30%,料源來自食品容器,減塑也顧食安,並透過綠色設計降低成本,相信其他大品牌也能辦到。(記者吳柏軒攝)

主婦聯盟推出首支rPET瓶裝茶飲,回收的再生塑料占比達30%,料源來自食品容器,減塑也顧食安,並透過綠色設計降低成本,相信其他大品牌也能辦到。(記者吳柏軒攝)


環境部長彭啓明(中)也現身主婦聯盟力挺循環瓶器,呼籲國人習慣改變,大家一起努力做減塑、永續、環保。左為主婦聯盟董事長林玉珮、右為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主席彭桂枝。(記者吳柏軒攝)

環境部長彭啓明(中)也現身主婦聯盟力挺循環瓶器,呼籲國人習慣改變,大家一起努力做減塑、永續、環保。左為主婦聯盟董事長林玉珮、右為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主席彭桂枝。(記者吳柏軒攝)


新聞出處:自由時報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