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嶺蘋果花捎來的訊息

2012-07-01・產品故事

文.圖/施宏昇

經過幾番波折,合作社蘋果生產者胡志清及邱錦城的果園,總算爭取到足夠的時間讓今年的蘋果能收成,雖然明年如何還是個未知數,至少在花了不少律師及訴訟費用,以及精神上的煎熬後,總算可以緩一口氣,畢竟是農民經營了多年的心血,需要爭取該有的權益。

▲蘋果園今年暫時保留下來了,但未來的路依舊未知。

還地於林,農友希望逐年回收

大禹嶺地區總共有二百多公頃的果園,完全是退輔會的榮民們開墾出來的,相較梨山地區近二千多公頃的開發地,這片山林是完整許多,至少茶園及高麗菜園的數量較少,更不會有光秃一片的山林場景。從中橫一○○公里處到一○六公里,由於這個路段的海拔夠高,在這裡生長的蘋果品質穩定、結蜜均勻,尤其我們兩位農友都只專注在蘋果樹的栽種,品質上更是區域之冠,雖然「還地於林」是免不了的結果,然而合理管理的果園,應該是在濫墾的林地回收後再逐年收回,而非將山林間辛苦的農民都冠上破壞水土的罪名。

▲蘋果農友—邱錦城與胡志清於2011年蘋果收成時合影。攝影:王竹君

梅雨考驗,影響著果和產量

今年的蘋果花開得晚,卻也因此碰上梅雨的來臨,第一、二批蘋果花的著果量很少,勢必會影響到今年的供應量及品質,對農友來說又是一個歉收的警訊,尤其還要面對未知的天候狀況,實在會讓人擔憂今年的收成,然而灑脫的農民卻覺得,能收一年算一年,收多收少都算是老天的賞賜!樂天也許就是農民必須具有的特質,不過在言語之間還是可以感覺到農民無奈的心境。

目前山上的蘋果,除了開花期較早的青龍蘋果,其結果數量還算不錯外,其他如蜜蘋果、金冠、紅金冠、五爪蘋果等品種,結果數量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面對未來可能的強風豪雨,農民的內心早涼透了大半,縱然千辛萬苦爭取了延後山地收回的執行令,似乎老天並沒有因為農民的努力多給些許眷顧,所謂「歹田望後冬」,往年遇到這種狀況總還能期待來年可以好轉,今年農民的心裡已經不再踏實,「後冬」已經變成了一樣未知!

邱錦城,十多年一路相伴的果農

猶記得十多年前第一次拜訪邱錦城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恐怖的山路,以及下雨時會雷霆萬鈞的鐵皮工寮,當時是他到山上接管蘋果園的第四年,也是開始有穩定收成的時候,儘管品質穩定性仍不足,由於加入果園經營時間並不長,所以也少了一般老農的慣性與莫名的堅持,因此在溝通上很快就接受了合作社的栽培管理觀念,品質及產量都逐年的進步當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邱錦城的認真與用心,而他的努力也造就了「台灣蜜蘋果」與「邱錦城」的等同關係,除了合作社之外,在有機通路業界也頗負盛名。儘管農地回歸山林的政策已是談論了十多年的議題,如今要認真執行起來,對台灣高山農業的奇蹟,不論是好是壞、顧及環境保護與否,一律齊頭式回收還是令人感到惋惜。

▲蘋果花的花瓣被梅雨打落,影響了著果率。

改變觀念,更好生活的實現

合作社影響著社員的生活與消費,而社員的消費也影響著生產者的生計,在這個連結中,大家希望在生產消費的過程中能減少環境的汙染,甚至進階演變成復育自然的功能,這是一個很理想的狀況,在這樣的期待之前也期望社員能夠有循序漸進的觀念,而非所有的期待都能一次到位。

多年來看到大部分生產者的進步以及觀念的改變,對合作社而言是值得欣慰的事,然而隨著社員持續增加,合作社需要面對更大的期待,生產者不論在質與量也需要不斷的成長。(作者:產品部經理)

原刊登於2012年07月106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