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山半日農務樂

2012-10-01・產品故事

文/杜慧文 圖/林治權

「以工換宿」近年蔚為風潮,讓我暗暗心動,相較於走馬看花、吃吃喝喝的傳統旅遊方式,能與在地人深度互動,以實質付出來體驗不同的生活模式與職業型態,這樣的假期似乎更有意義也更讓人回味。於是,偶然間發現了合作社在暑假舉辦了「拯救農忙小隊—《龍眼乾製作小幫手》」活動,我以為這根本是個一日行程的「以工換餐」,隨即連絡兩家人馬報名參加。

前一晚孩子們即相約要早起,六點半從新竹出發,八點準時抵達台中霧峰鄉,一車八人浩浩蕩蕩在主人丹鳳姐的引導下開上了山,四周龍眼樹結實纍纍,得知接連幾次的颱風豪雨並未為此地帶來太多農損,當下即覺寬心欣喜。

心靈肚腹均滿足

因採收的師傅尚未到位,猜測亦是體諒都市人勞動力有限,丹鳳姐把工作行程安排得簡單輕鬆,先是領著大夥兒在附近山路繞行了一圈,飽覽山林風光,並解說龍眼的栽種、照顧等相關知識。原來近年在妥善的管理和適度修枝照護下,龍眼樹已矮化成隨手可摘採的高度,也改善了隔年結果的問題。沿途孩子們興味盎然地攀爬山坡,體驗採收工作,也品嚐了好幾個不同品種的龍眼滋味;還未付出,心靈和肚腹均已滿足。

回到農家,開始進行龍眼的剪枝工作,這是龍眼加工的前置作業,在都市中鎮日與電腦為伍的大人與孩子,並坐在屋棚下,不熟練地用雙手操作、雙眼檢視,自然清風徐徐吹來,大夥一面工作、一面閒聊著,頗有舊時家庭代工的景象。丹鳳姐已出嫁的姐妹、友人也陸續上山加入行列,大家很快便熟稔起來,和樂地協力工作,讓人體悟到過去農業社會勞動密集,卻也同時維持著緊密人際關係的生活樣貌。

中午時分,豐盛的農家菜餚,顆粒晶瑩飽滿、芋香濃郁的霧峰米飯,加上結實勞動的飢餓感,每個人都添了飯量。下午,一群坐不住的孩子開始在山間小路中奔跑、探險。大自然是最好的生態教材,經過山林洗禮的孩子,相信更加懂得珍惜資源與土地,望著這些紅通通、混和著汗水與笑容的臉龐,深深覺得以為這一趟旅行真是太值得了!(作者:新竹社員家屬)

原刊登於2012年10月109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