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魚行動 吃進一口海洋永續的心意

2022-04-08・安心吃海鮮

文字整理/蘇怡和.北南分社社員 照片提供/黃之暘 逐字稿整理/林其蓁

主婦聯盟合作社北北分社於2021年底,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之暘,進行食魚教育講座,本文擷取精華與社員分享。

黃之暘每抵達一個不熟悉的地方,總會去市場魚攤晃晃,考察不同時令的水產,由於水產品種類多樣,品嘗魚料理的樂趣對黃之暘遠超越禽畜產;水產類葷素皆宜,例如茹素者可選擇紫菜、海帶等各式紅藻、綠藻與褐藻。此外,水產品豐富的蛋白質與脂肪,對孩童的大腦與眼睛發育,及銀髮族心血管健康均有幫助。他提出一日吃魚、一日吃肉的飲食變化,可讓營養更多元。
 
經過陽光洗禮的魚干,更顯濃郁鹹鮮風味。

如何挑魚? 體型小生長週期短為佳

受食安問題衝擊,許多人已懂得選擇原型食物而非加工食品,然而對於海產仍不熟悉挑選的方法。黃之暘鼓勵大家多吃體型小、生命週期短,一年內就可由卵變成盤中飧的魚種。他指出體型小與生長快的水產,漁產資源回復速度較快,同時這類魚種多半數量相對豐沛,因此較不會造成海洋資源枯竭。

捕撈方式亦為挑選考量之一,若魚身有勒痕,代表用網具捕捉;有小穿刺傷表示用魚槍打起;嘴有傷口可能是魚鉤、手釣或延繩釣;若外表漂亮但宰殺時內臟有破損糜爛狀,則代表可能來自非法毒獵或炸魚……黃之暘談起捕撈方式宛如法醫鑑定般見微知著。他倡導選購能在資源、環境與產業間取得永續發展平衡的友善捕撈海鮮;捕撈方式對環境衝擊由低至高分別為誘釣→延繩→圍網,前兩者為較友善的漁法。
 

提倡慢魚 回歸在地真食物

1980年代義大利出現慢食運動(Slow Food),對抗廉價快餐所導致的環境資源負擔,黃之暘由此延伸,開始推廣「慢魚運動」(Slow Fish),專注於水產品的採購、烹調到品嘗等觀念的推廣。他表示現今魚漿製品大約只使用30%魚肉,再添加澱粉、動物膠、賦形劑、合成調味料、風味劑等化學添加物製造,這讓我們離真食物越來越遠,長期或頻繁食用會影響成人及發育中孩童的健康。黃之暘曾在澎湖買到價格為一般火鍋料兩倍的狗母魚丸,他說「雖然貴,我還是買回來和家人分享,因為這是我小時候魚丸的形狀和味道。」

慢食運動宣言中,公平交易也是重要的一環,因漁船出海捕魚,無論漁獲量多寡,人力與油料都是固定支出,當漁獲減少,價格便會提高。當消費者過度關注價格或只想取得廉價漁產,等於間接壓榨勞工並影響其生計,特別是我們台灣漁業仰賴許多外籍漁工,卻常有不肖船東虐待外籍漁工的新聞。黃之暘呼籲,選擇水產應像選擇公平貿易、雨林認證咖啡一樣,具備公平人權的概念,提供勞動者合理人權與所得。
 

百哩飲食 就近生產就近吃

疫情時代,航空運均受到限制,進口食物的運輸保鮮費用日益增高。人天性追求美食,但吃當地食材還是最好,例如若在澎湖,就多吃鎖管、透抽、土魠、鯛魚、臭肚、蝦蟹等在地水產品,不推薦在澎湖吃經過台灣本島再轉運的鮭魚。這也是「百哩飲食」(100-mile diet) 的概念,不食用離住家超過100 英哩(約160公里)所生產的食物或進口食材,這也與我們常強調的「吃在地」,以及日本提倡的「地產地銷」、韓國主張的「身土不二」概念相同。

黃之暘分享他在馬公魚市場看到攤商處理河豚這種過去不會吃的魚,感慨表示漁船抓不到經濟價值高的魚種,但撈捕成本固定,僅能將以往不吃的魚種帶回,顯見漁業資源匱乏正在發生。他認為消費者要從自身做起,當我們選擇在地隨季節更迭的水產、將慢食理念運用在食魚經驗中、以公平交易消除水產生產者的貧窮、用心烹煮一道美味的水產料理,產業就能往良善永續的方向前進。
 
澎湖目前為河豚主要供應來源,各類海藻與螺貝也都是地產地銷的特色食材。
今天吃魚了嗎?如果還沒,明天可以來點豐富多樣的魚唷。

 
黃之暘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養殖學系副教授,研究水產養殖、活魚運輸與觀賞水族;對買魚、養魚、煮魚與吃魚樂此不疲,近年更關注資源、環境與產業發展,並致力推動食魚文化與慢魚運動。



(首圖圖說:將視野從餐桌延伸至市場甚至生產地,可對食材歷程更了解,圖為台東新港漁民所捕獲的芭蕉旗魚。)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