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公館歷史足跡 人文與記憶的交會

2021-06-25・翻開合作社故事書  20週年特輯

文/黃榆晴 攝影/泰國劉德華 繪圖/WANQIAN

尋訪蓬萊米誕生地、台北自來水發源處,記憶構成的歷史斷面長出了藝術村……

行經捷運公館站一帶,看見年輕躍動的學子身影穿梭在近百年歷史的學院建築之間,總有種古今交融的感受。第一學府國立臺灣大學校園廣闊,遍植綠樹草茵,台大農學院磚紅色的建築在長春藤蔓環抱中靜靜矗立,包含農學科的「理農學部」除了是台大(日治時期為台北帝國大學)當年最早成立的教育部門,國內農業及生物研究的重鎮(現名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也是發起、陪伴共同購買運動與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成長的重要前輩⸻林碧霞博士、鄭正勇教授求學、研究和結緣的所在。

而羅斯福路另一頭,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座落在汀州路巷弄的公寓大樓裡。創立於1989年台灣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從推動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共同購買運動、使用不漂白再生衛生紙到蔬菜硝酸鹽減量……基金會與合作社早年發展軌跡一路相伴。沿著基金會所在的巷子走,來到位於新店溪畔的自來水園區,園區內保存許多台北自來水發源地重要的遺跡,在這乾旱缺水的時刻,看見前人以智慧打造出具有永續思維的自來水機組設備,更能思有水之珍貴。

從自來水園區後山小徑穿過旋轉門,進入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聚落。在這裡,藝術與居民生活完全融為一體,隨處都能與駐村藝術家創作的裝置作品相遇。尋寶逛累了,步行五分鐘就抵達水源市場,水藍色公共藝術外牆內,30 年老店和異國美食滿足口腹味蕾,為這趟充滿知性的散步畫下完美句點。

 

台大校園磯永吉小屋

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四段42巷
週三、六、日9:30~12:00、14:00~16:30 開放參觀

磯永吉小屋(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是台灣現存最早木造學校建築之一,位於台大農場內,日治時期「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博士和學生在此研究農作物栽培、改良,曾保存大量農業研究器具、書籍文件、博士手稿等,屋內展示台灣稻米的起源和演進過程,戶外則種植不同品種的水稻及雜糧,很有教育意義,為市定古蹟。至於「蓬萊米」這名字何時命名的?是西元1926年4月24日在台北舉辦第19 屆全日本米穀大會時,在磯永吉博士建議的「蓬萊米」、「新臺米」、「新高米」三個名字中,由當時總督伊澤多喜男選出來的。

 

蓬萊米誕生地!

 

 

綠房子(台大訪客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基隆路四段42 巷5 號
週一至週五10:00~18:00,週六、日9:00~18:00

同樣位於農場內的台大訪客中心「綠房子」,是一棟綠建築示範空間。從節能、可回收再生建材、採光與通風、生態庭園規劃到家具擺設,都採用防熱、隔音、省電等設計。坐在一樓由農學院經營的咖啡廳,欣賞窗外景色,夏季暑氣消去大半。

 

可預約個人或團體導覽喔!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週二至週日11:00~22:00,週一公休

寶藏巖其實是個大違建,它的歷史源自1960年代老兵移居違建於此,經過拆遷、協調,才變成藝術村保留下來。現在除了有少數居民外,大多是藝術家在這開工作室,做藝術創作,走個三、五步就會讓人想把手機拿出來拍照。不過最多人拍的不是藝術作品,而是寶藏巖的信箱牆。這裡巷弄蜿蜒,地勢又上上下下跟九份一樣,郵差送信不易,因此在入口才有這麼一個信箱牆。逛累了想買個飲料?寶村柑仔店有飲料也有許多兒時常見的零嘴,包你勾起小時候的回憶。

 

進來我家坐坐吧!

水源市場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92 號
週二至週日7:00~20:00,週一公休

水源市場歷史悠久,自1953年即已存在,1980年興建水源大樓容納附近的攤販,但數十年過去,建築逐漸老舊,市政府於是再次改建,並邀請以色列藝術家Yaacov Agam 製作大型公共藝術作品「水源之心」,於2010年5月9日完成。水源市場一樓有許多美食,越南河粉、韓式火鍋、傳統炒飯、日式咖哩……便宜又好吃。其中販售港式點心的「賢夫美食」賣的紫米芋頭,是芋頭控的心頭好。帶有奶香不甜膩的芋頭被紫米夾在中間,紫米軟Q、芋泥綿密,吃起來清爽無負擔,是絕妙搭配。

 

從不同角度看顏色都不同!

台北自來水園區

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 號
週二到週四9:00~18:00,週一公休

自來水博物館
夏天到了,許多人喜歡來自來水園區玩水,其實除了玩水,於1908年完工、造型典雅、有巴洛克建築風格的自來水博物館也很值得一看,許多廣告、婚妙都在這取景。館內有八台抽水機,取水流程是利用原水抽水機抽取新店溪溪水,送至觀音山的慢濾場進行淨水處理,再由清水抽水機將處理過的淨水抽送至小觀音山上的蓄水池,藉重力方式自然輸送至市區供水,不需依靠電力,台北現代化的供水系統是由此開始的。其中一台由日本荏原公司製造的抽水機,全世界只剩一台,是鎮館之寶,今年99歲。

 

 

 

觀音山蓄水池

想在FB 放一張許多人按讚的照片?你得到小觀音山上跟觀音山蓄水池拍張照。這座蓄水池已有111年歷史,是台北最古老的蓄水池,與自來水博物館同期完工,蓄水量達5,050立方公尺,建築物旁有一大片草地,約兩、三座籃球場大小,蓄水池便在這底下,最遠可供水至大稻埕。建築有新古典主義的建築特色,而且是大紅色,拍起來超搶眼!但當初為何漆成紅色?據導覽員表示,國民政府遷台後這裡是軍方要地,為了要有「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意象,但又不可能將草地漆成紅色,於是便把建物漆成紅色。

 

 

 

北南佇站夥伴

公館站長 潘君怡

綠 =綠主張月刊  潘=潘君怡

綠:公館站很有合作社歷史淵源,有哪些特別之處?
潘:公館站是一個具有實驗性質的站所。最初是在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的空間裡面,獨立成站後,合作社曾鼓勵當時的工作人員找股東出資購買設備、跟合作社進貨、收入分成用來支付基本開銷等;後來改制成為人事自主的取貨站;2019年成立「酸甘甜勞動合作社」承攬站所業務,一直以來都保有獨立性跟靈活性。

綠:真的很特別呢,聽說最資深的站務已工作將近20年?
潘:是呀!資深站務同仁對老社員來說是熟悉的面孔。我是「掛名站長」,負責擔任對外窗口,站務各自認領工作,如排班、盤點、叫貨等。大家分工好了,站長就更有餘裕投入地區營運等社務工作。

綠:站長很年輕,跟年長站務同仁一起工作有沒有什麼趣事?
潘:像最近到任的小馬哥跟小阿姨,人生閱歷豐富。例如有社員挑剔產品,小阿姨會想到對方是否在家裡缺少人陪伴,所以想尋求關注;小馬哥常主動搶著做事,「你們是女生,重的我來搬!」他們都帶給團隊很多不同的想法。

綠:公館站的標籤卡也是站務主動製作的嗎?
潘:站務同仁每週整理產品教育資料文字製作成標籤卡,希望讓社員更了解產品,尤其年輕社員習慣自己逛,不太主動詢問,特製的標籤卡可以讓大家更認識合作社的不同之處。

綠:這一帶有沒有推薦走走逛逛的地方?下班後喜歡做什麼事?
潘:很喜歡台大校園,野餐、散步都很棒。另外還喜歡跑馬拉松,特別是結合旅行跟跑馬拉松,跑完在當地多住幾天,需要請假時站務夥伴都會互相cover,這就是公館站排班靈活的優點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