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學,錯中學,安心產品的開發歷程

2013-08-12・產品故事

文/施宏昇

產品顧問鄭正勇教授(中),一路陪伴農友並給予許多農作物栽種的指導。

許多社員加入合作社最初都是為了安心、安全的產品,合作社的產品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又是憑藉什麼讓社員們安心?

這些問題的答案必須回到合作社產品的開發歷程,合作社與農友、生產者共同面對並解決了什麼?

在社員需求與農友生計中如何求得平衡?這期也來回顧那一段漸漸被淡忘的產品開發精神和尋找歷程。

合作社發展的醞釀期間,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著家庭主婦們面對市售食品安全不信任的恐懼,因此共同的需求就是「可信任的安全產品」。尤其媒體不時報導毒西瓜、蔬菜農藥檢驗不合格比率有多大等新聞,加上當時的鎘米事件,媽媽們的心聲是「不知道讓小孩多吃一口飯快點長大,還是少吃一口飯減少吃下的毒。」對現狀的不滿是讓婆婆媽媽團結起來的動力。

如何能確定安全?

在二十年前, 農藥的檢驗費用每件九千元,而且檢驗出來的結果僅能代表樣品,姑且不論檢驗本身的盲點如何,如果沒有對生產過程了解,並確認其生產環境及使用材料的安全性,即使「逐批檢驗」也無法確定安全性,反而讓檢驗工作變得昂貴又沒有意義。在經費拮据的共同購買發展初期,尤其需要找到理念契合的生產者,願意遵守產品生產過程的要求,在生產過程的安全疑慮排除後,檢驗就成了驗收生產過程的工具,而不是唯一判斷安全的依據。

為了讓各類型產品都能夠從生產的前段就做好安全的把關,負責這個工作的產品部,就需要具備各種專業知識的工作人員,從原料的選擇到生產過程,都能協助生產者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對於願意參與生產轉型的生產者也提供生產相關知識的協助,在產品上架前再一次檢驗確認,以確定是否有任何把關環結上的疏失。如此一路走來與生產者相互扶持,也培養出深厚的革命情感,有他們的支持與綠主張同仁的齊心合力,奠定合作社產品的安全把關模式及發展基礎。

117p0601(600)

檢驗只是驗收生產過程的工具,而不是唯一判斷安全的依據。

無農藥的蔬菜

農藥汙染是數十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不管農業學校所教的或是農政單位輔導的農業生產技術,幾乎完全架構於農藥之上,要農民放棄使用農藥,無非是要農民自廢武功,如何生產具有商品價值的產品?在有機栽培技術及農業資材缺乏的時代,要吃到完全不含農藥的蔬菜真是難上加難,儘管當時還常見農家自己留一小塊地,種些自己家人吃的蔬菜,但大多是少用農藥而非完全不用農藥。

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有勇敢的農夫願意嘗試生產,也要有勇敢的主婦願意購買這種連形狀都超乎想像的蔬菜,即便一斤菜整理完可能不到一半可以下鍋,主婦們還是掏出錢來支持農友生產,而農友也不負所託的持續進步,運用時序與經驗加上少數的自製資材生產,後續隨著有機栽培可用的材料及栽培品種陸續被開發,才能有今日每週可供應全社蔬果的生產團隊。

117p0701(600)

共同購買最早合作的蔬菜農友之一-楊樹木與楊奶奶。

減農藥的水果

在蔬菜開始無農藥生產後,也嘗試著鼓勵水果農友朝無農藥生產邁進。在開發過程中,南投中寮的農友, 用八百株柳丁開始嘗試時,每到星天牛的產卵季節,全家出動外還號召附近的村民一起加入捕捉天牛的任務,動用很多人力,忌避用的樟腦油、香茅油也不知用了多少,柳丁還是一株株的死去,經過了五年幾乎全軍覆沒,最後農友也離農回老本行賣豬肉。

對於這個事件我們也只能深感遺憾,然而在無農藥水果的追求上,不止讓上述的農民吃了虧,綠主張也有吃虧的經驗,基於初期某位菜農的推薦,將其臨田沒有管理的柑橘介紹給我們,當大家聽說有無農藥的柑橘時,很多人也興沖沖的訂購一堆,準備與親友分享,當柑橘寄來時大夥兒很高興的分送給親友或帶回自家享用。可是剝開第一顆時發現異狀,原來沒有農藥的柑橘疏於管理,外觀不好是最其次的問題,重點是皮厚、無汁、粗纖維又很酸。這下問題大了,雖然只聽說買多的人不斷的打電話向親友道歉外,絕大部份的人都沒有怨言。

這樣的共購經驗也讓大家體認到,沒有好好管理的果園就長不出好水果的事實,為了讓果樹永續生產且品質提升,水果盡量減少使用農藥,同時也允許使用化肥調整養分提升品質,畢竟沒有品質的水果,不管有多安全的訴求,始終無法呈現價值,也無法得到消費者長期的接受。

在做中學、在錯中學, 合作社產品開發原則的確立絕非一次到位,是累積無數實務經驗,也經歷一些錯誤之後,展現了消費者自主自發解決問題的智慧。(作者:產品部經理)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