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時,用大自然做環保

2014-12-08・我們想要的能源未來

文‧圖/康椒媛

台中市的海線地區包括大甲、大安、外埔、清水、梧棲、沙鹿、龍井、大肚等八個行政區,以及此間臨近海邊的梧棲氣象站,第一線受到季風影響,測得「一九八○至二○○九年間冬半年的十一至隔年二月,最大平均風速為七至八級、最大瞬間風速平均達十至十一級,為中央氣象局所屬的台灣本島氣象站中為最大」;台灣位於亞洲季風氣候區,夏天吹西南季風,冬天的東北季風則相對強烈。

從台中的向上路往北,直到遇見南新路左轉進入,待經過南寮社區的指標,往左邊就見到左右兩棟高立的建築物上分別寫著大字「風車之鄉」、「立全社區」,這裡是距離梧棲約十二公里的大肚蔗廍,位於大肚山台地南側,聽當地人說,是台中地址最為混亂的地方;同樣承自高氣壓凝聚的東北季風,在中午過後的十月天,感覺到涼風慢慢明顯吹了起來,早上的溫暖光線已然不見。

最多的免費資源:東北季風

蔗廍里地處偏僻、土壤貧瘠,早期的主要作物是甘蔗,自糖業沒落後,村中景象也隨著荒廢,後來轉作地瓜、九尾草、花生、蘿蔔、芝麻。立全社區屬於蔗廍里的其中一鄰,裡頭二百八十多戶的四樓分層公寓建造於一九七九年,隨後由於建商鼎堅建設公司倒閉,設施機能未全,種種不足反而成了經濟弱勢者得以落腳的安身地,也因此目前的居民多為外來人口。

二○○○年,慈濟提出「環保要落實於社區」的理念,當時由居民吳嘉狄、陳達成二人成立環保志工隊,從髒亂點開始改善。二○○二年,展開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一面正式訓練環保志工,一面尋找社區特色,立全社區毫無公有土地與來自現場經濟資源支持, 陳達成想著:「 社區要拿什麼出來給人家看?」大肚山的強風,是不用錢的天然資源,於是他們提出「風車之鄉」的構想,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進一步提議「風車發電」,作為公共設施發電之用。

他們靠著一股傻勁做起風車,集合社區的專業居民,由吳嘉狄、陳達成先了解風車製作原理,找環保志工隊員洪淑玲從事鈑金的先生協助找材料焊接,加上從事水電的居民協助配線,利用回收的工業用電扇、馬達共同製成了第一座風車,目前已完成七座風車,分為直流發電、儲存電瓶使用二種。二○○五年,內政部營建署曾補助一座,發電量八百瓦,以社區停車場十多盞燈的用量,僅能供電二小時;由於經常因為風向不同而啪一聲卡住,「呼─呼─啪──」洪淑玲如此形容運轉的聲響,發電機組已經損壞,加上噪音污染,而且也沒有經費與技術維護,只能擱置。

M-201412-135-p0601-400

▲這座風車為社區自製,豎立於廚餘農場─遍布大肚山台地上由礫石層風化而成的紅土,居民使用粗糠、菜葉堆肥改良土質,目前有十幾位居民一起種植,芥菜、高麗菜、結頭菜、芋頭、萵苣、甜菜根、地瓜葉,甚至是艷紅的雞冠花,什麼都有。

由於台中縣市合併之後,土地利用方式有所變更,原本立全社區入口即可見到的風車等營造點移至社區後方臨靠鄉界路的空地。即使資源爭取不容易,「只要能促進社會正向交流的,都會付出。」陳達成一人身兼多職,如台中市大肚區蔗廍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及立全環保志工隊隊長、立全社區管理委員會會長、台中市大肚山藝文協會副理事長等等,自二○○四年開始,陳達成取得社區規劃師資格,每年訂立一個社區發展主題,如二○一四年的紙漿創作,讓社區一起來想、一起來做,「過程當中,人與人的互動就出來了。」陳達成期許,透過一個目標產生一股力量,如此持續著動力。許多團體再次來訪,會發現立全社區又有所不同了,看見的是社區的創新與活力。

二○一三年底,蔗廍社區發展協會獲得環保署舉辦的第二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台中區域社區組特優,補助新設二處太陽能充電站,待落成後預計可協助立全社區二○一五年的魚菜共生計畫。

以環保為社區文化

每年有高達一百多個團體前來參訪,因此「立全社區從環保出發,慢慢走向環境教育。」陳達成說明,資源再利用是立全社區的專長,「十步一特色」如資源回收站、惜福站、水德宮、廚餘農場、樓梯間門面改善及雨撲滿設置等等;特別的是:堆肥區設有廚餘攪拌腳踏車、後有水龍頭接液態肥;並設置了公共空間的十方工作室及文物館,提供居民創作場所與文物展示之用。

M-201412-135-p0602-400

▲社區自製的簡式電流表,展示白熾、省電、LED燈泡以及太陽能發電板的電流量。

「陳達成就是社區的火車頭,帶頭衝,出錢出力。」洪淑玲笑說,常常事情要做兩次,反覆實作才能成功。「我們環保志工隊真的很團結, 每個人多多少少的付出都無所求,那種可愛的地方真的是我們社區最大的動力。看到那成果不管好壞,果實是甜美的。」目前有五、六十位社區居民投入立全環保志工隊,其中原本是家庭主婦的洪淑玲,二○○三年成為環保志工,從掃馬路開始參與,她以直率的眼神說,「做就對了,不要想那麼多。」她也拉著先生、兒子一起,一家四人都是環保志工。

M-201412-135-p0603-400

▲洪淑玲騎著腳踏車發電,分為採直流發電、電瓶二種,利用廢棄物打造,一踩踏板,燈泡就會發亮。直流發電的缺點是踩踏的力氣導致電壓不穩定,設備容易壞掉。

蔗廍社區發展協會下有蔗廍、立全(蔗廍二隊)兩個環保志工隊,另有守望相助巡守隊、原住民文化工作隊、婦女工作隊等等,以外地人口組成的立全社區積極主動了解當地的「人、文、地、產、景」─即社區營造的五大發展面向,並成立立全社區管理委員會,立案後自行申請經費補助,每兩年選任。好不容易,設立了多功能社區公共空間做為大肚鄉立全環保志工小隊會議及成果展覽室,同時也是立全社區管理委員會活動中心及辦公處、蔗廍村社區學堂、立全環保教室,卻遭變賣變成了「法定空地」,即《建築法》第十一條所稱:「本法所稱建築基地,為供建築物本身所占之地面及其所應留設之法定空地。前項法定空地之留設,應包括建築物與其前後左右之道路或其他建築物間之距離,其寬度於建築管理規則中定之。」陳達成等人向地主買地持分,若要變更用地須共同決議,凡此種種,居民一心盡己之力讓社區所有發展。

回想起在資源回收站,看見居民自動仔細分類,光碟片、電池等廢棄物回收變賣所得的費用都將做為社區運作經費,加上比賽獎金、社區導覽費等等,讓人感覺到每一分資源轉化為社區綠能的珍貴,立全社區的居民為這塊土地爭取的,不只是環保的善意,更是一分隨風而在的文化記憶。

原刊登於 2014年12月135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