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農糧 麥田與雜糧守護

二○○七年喜願麵包在主婦聯盟合作社的支持下,開啟一場由生活消費者出發的臺灣小麥復興運動,並透過論述與行動實踐,直接促使政府活化休耕政策,鼓勵農民種植進口替代作物,提高契作轉作補助。從種小麥、大豆到雜糧,,二○一二年成立「喜願咱糧聚樂部」,邀請農友種植雜糧。努力至此,已將糧食中必需的養分:澱粉(小麥)、蛋白質(大豆)和油脂(雜糧)串聯成一張完整的戰略地圖。 二○○八年首次開辦「麥田音樂會」,透過音樂會建立與社會對話的平台,邀請大家關注小麥復興運動。

最新本土農糧 麥田與雜糧守護 2024-10-16

支持小農生產在地雜糧 用消費力量守護糧食主權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主婦聯盟合作社為呼應今年世界糧食日對「食物多樣性」的倡議、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對「全榖雜糧類」的推廣,本月專題以「支持在地雜糧、守護糧食主權」為題,邀請合作的兩位全穀雜糧生產者沈坤佑、黃偉哲,暢談對於守護糧食主權的看法,以及生產紅豆、黃豆等雜糧的甘苦。

近期文章

2012-02-29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菜菜子農場參訪與山林踏青

雖然寒流來襲且微有小雨,去年年底十二月二十三日當天仍在充滿期待的心情下,隻身前往參加合作社舉辦的活動。 ...

2015-06-30 社內大小事  支持本土農糧 

未來的路要怎麼走?一位農友的困境

二十年前工人一天工資新臺幣六百元,今日一天一千二百元,我還是找不到工人,大家笑說我的工人三個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甚至還有八十四歲的工人,平均應該有七十歲了,時常擔心這些資深寶貝到底還能幫忙多久?...

2015-10-13 產品故事  支持本土農糧 

亦農亦友|產品開發的初心

鐘家農園位鐘在家後方一百公尺處,走「愛吃什麼種什麼」路線,門前的魚塭養過臺灣鯛、泰國蝦。二○一四年之前農園的作物比較多元,鐘元鴻說:「辣椒、豇豆、小黃瓜、青花菜、大小番茄,還種過草莓,去年收成了...

2017-05-01 非基改運動  支持本土農糧 

喜願十年─對臺灣雜糧未來再奮進

二○一七年是喜願麵包投入小麥契作,進而擴大雜糧種植的第十年,由於多年來社員的利用率穩健,因此確立了合作產銷的平衡基石。 ...

2014-06-09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我感覺我是個農民了─農家子弟的歸農路

父母親最常叮嚀的一句話,就是:「你不好好讀書,長大就留下來種田。」每當我貪玩或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他們總是語帶威脅地提醒。不可否認,這句話的恐嚇效果十足,小時候的我的確因為這句話奮發圖強,努力讀...

2013-12-06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從「食」到「農」 人類與環境的永續之道

對現代人而言,餐桌是重要的連結點—連結的一端是我們的基本需求以及對健康美好生活的追求,另一端則連結到農業、畜牧業,乃至涵括了整個自然界。在接二連三的食安危機中,我們才驚覺自身與食物的關係早已出現...

2014-06-09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我的璞玉計畫─腳踏沃土,實現農耕夢

不同於過度開發土地的璞玉計畫,為了保護這裡的優質農地,我也提出了﹁我的璞玉計畫﹂。我認為要解決台灣目前農業的困境有四個重點工作:一、教育消費者;二、吸引年輕人投入農業;三、保護農地;四、保存種子...

2016-03-03 社內大小事  支持本土農糧 

新竹社代詹武龍:為生活轉個自然的彎

「只要能夠為自己而活,就會有獨一無二的味道。」這句話來自詹武龍2010年出版的少年小說《超級阿伯:和大自然對話的現代農夫》,少年主角李明仁與務農的大伯討論楊桃生長時,大伯說:「我從來不幫楊桃施肥...

2017-10-01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油脂與果香的二重奏:帕洛維家的橄欖油在地敘事

全世界的橄欖油有九十五%產自地中海地區,義大利的產量則僅次於西班牙及希臘,居世界第三。懷著這樣的橄欖經驗,在品油師陳詩潔(GiovannaChen)的陪伴帶領下,我來到了帕洛維(Paro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