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到「農」 人類與環境的永續之道

2013-12-06・本土農糧 麥田與雜糧守護

文/陳民傑

對現代人而言,餐桌是重要的連結點—連結的一端是我們的基本需求以及對健康美好生活的追求,另一端則連結到農業、畜牧業,乃至涵括了整個自然界。在接二連三的食安危機中,我們才驚覺自身與食物的關係早已出現深刻裂痕。台大農藝學系郭華仁教授說:我們需要的是一場革命,而且是一場「草根的革命」,即有別於過去由農業資本主義所主導的綠色革命與基因革命。這是一個由消費者和生產者聯手,關乎重奪「食物自主權」的運動,而這一場運動的施力點,或許就在我們的餐桌上。

十月三十日舉行的「碗中的未來— 從共同購買邁向食農教育」論壇,下午場次邀請幸福農莊陳惠雯、喜願麵包坊施明煌(施總兼),以及東華大學教授宋秉明,以「食農共學」為主題,分享了他們的食農推廣經驗。

我的農婦之路:

食農教育從小做起

孩子的健康是陳惠雯進入農業世界的起點。她在台北近郊找了塊小小的農地,種一些蔬菜自家食用,從中發現務農的樂趣,但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農婦」,直到孩子患上異位性皮膚炎。孩子的父親是醫生,所以更深知改變食物才是根本的對應之道。陳惠雯開始認真看待種菜這件事,把農地變成家裡的食物來源,而無毒的食物果然讓孩子有了健康的身體。

偶然成為「 生產者」, 在實作的過程中瞭解糧食跟自身健康, 以及跟自然環境的密切關係;因此,她從農莊出發,把食農教育的觀念帶給社會大眾,尤其是孩童。「教導孩子正確的飲食觀念, 知道什麼才是對的食物。不是以強迫的方式,而是讓孩子學會選擇。」她說,這些事,所有人都可以做,缺的是熱心的媽媽,以及願意投入的學校。她也分享日本的經驗,認為像日本這樣制定《食育基本法》,是台灣社會應該朝向的目標。「越多人懂得選擇,栽種健康食物的生產者就越有勇氣去做他們的工作。」回歸根本,正是我們常說的「消費的力量」。

雜糧咱糧狂想曲:

消費就是最好的論述

談及糧食、農業與環境的議題,施總兼也認為教育的工作最重要;因此,在七年的「麥田狂想」之後,「咱糧學堂」成形在今年正式啟動。一系列食農教育計劃,對象是小學階段的孩子,整個計劃從教育工作者著手,並且著重於對生產者的理解與認同。推動「咱糧學堂」,施總兼不只憑著個人的熱忱,而是對台灣農業環境的關懷與省思。「對農業的理解,都是因為小麥。」七年前施總兼以他的理想與驚人的魄力,突破重重障礙,成功在這片土地栽種小麥。

「 二○ 一二年, 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是三十二.一%,二○一一年是三十三.七%,一年下降了一.六%。這是很嚴重的警訊。施總兼的講述中,多次表達了這樣的擔憂。國人飲食習慣正在改變,他認為「多元種植才是台灣可能的未來。」

與合作社攜手一路走來,施總兼說:「消費就是最好的論述。」而回歸到消費者的層面,食農教育即是最根本的切入點,如此形成一個循環。把對台灣農業、生態環境的憂慮與見解傳達給社會大眾, 引導大家重新去看待身處的世界,以及其中的環境、糧食等等議題。

東華大學的食農實驗:

回歸友善的農業

東華大學宋秉明教授帶領的「生態旅遊及綠生活實驗室」,是一個與大學生和研究生組成的團隊,這幾年來以東華大學為中心,結合大學的教學與研究,善用東部的環境與農業資源,積極投入食農教育的推廣實務。

二○一○年,宋秉明為大學部學生開了一門通識課「校園綠色廚房」;今年二月開始,他們在校園開辦了「綠色實驗餐廳」,這是團隊的一大挑戰。九月起,實驗室更推出了「食農學院」計劃,帶學生到有機農田或進入廚房去進行體驗式學習。此外,他們還正在嘗試爭取學生宿舍廚房;宋秉明說:「學生要奪回飲食自主權,連廚房都沒有,談何自主?」

這一切都從「 吃」 開始,許多人是為了健康而改變飲食習慣。「 談到健康, 我馬上引導學生:『 也請你注重農人的健康!』我們有各種方法去除水果的農藥殘留,但你可曾想過,農人正曝露在高濃度農藥的環境中。」從「吃」切入,最終要談的,還是友善農業—對消費者友善、對生產者友善、對土地友善。

農業與環境密切相關, 而慣行農法總是跟環境永續背道而馳。一方面是消費者的覺醒,另一方面是生產結構改變,才是島嶼的希望所在。而這個團隊在做的,確實就是這件事。這些學生上實習課的農田所產出的食物,部分便成了綠色實驗餐廳的食材;與附近的農戶建立公平交易的關係,發展在地經濟,即是這個實驗室理念的實踐。

正如陳惠雯所說的:「你以為捍衛我們健康最前線的,是醫生?其實是農夫,他們為你種安全的食物。」這不只是關乎消費者的健康,更關乎環境的永續。從消費端到生產端,把所有的環節扣連起來,在其中付諸行動,這或許就是我們未來的光明。( 作者: 台灣大學社會所研究生,曾任星洲日報記者)

M-201312-123-p0703-600x400

M-201312-123-p0702-600x400

▲東華大學校園綠色廚房課程,學生的農作體驗。(圖/宋秉明提供)

M-201312-123-p0704-600x400

▲論壇當天幸福農莊陳惠雯分享食育的重要。(圖/陳佑祥)

原刊登於2013年12月123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