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願咱糧儲備中心 雜糧復興之路再進擊

2018-07-01・本土農糧 麥田與雜糧守護

文/曾怡陵 攝影/林思誠

初夏午後,來自苗栗苑裡的喜願農友們搭乘遊覽車來到雲林縣元長鄉的「咱糧儲備中心」,拜訪喜願行負責人「施總兼」施明煌。農友熱情的寒暄和施總兼洪鐘般響亮的笑聲匯集成人情的暖流。施總兼一邊說明廠房內設備的運作方式,不忘鏟起一把加工前的雜糧作機會教育:「有機的一公斤遮濟(台語:這麼多)錢,若是消費者看著遮濟雜質是欲按怎,所以愛拜託各位,品質愛顧好。」期間不時親切地與農友握手、拍肩,笑語此起彼落。

▲登門拜訪的農友看著環繞辦公室牆面的照片笑開了,也極有成就感地摸著由自家作物製成的各種產品。

從小麥到雜糧,展開雜糧復興之路

咱糧儲備中心於二○一七年七月落成,設有五十坪大型冷藏庫及榖類雜糧的初級加工設備,如:將薏仁、苦蕎、小麥、大豆等穀物進行清潔篩選分級,並依據不同雜糧特性進行殼與仁分離的脫殼機,與最終分級用的色選機等。廠內環境潔淨白亮,牆上工具板旁寫著:「效能,來自歸位,而非規定。」上頭吊掛羊角鎚、螺絲起子等工具,施總兼依各工具的外型描繪輪廓、標上尺寸,方便檢視是否歸位;各式掃把也整齊吊著,依不同區域在頂端黏綑不同顏色的膠帶。

▲施總兼在可供堆高機進出、高五米的五十坪大型冷藏庫裡, 與儲糧合影。

儲備種子是咱糧儲備中心的主要任務之一,呼應著施總兼「藏種即藏糧」的主張。「如果發生環境變異造成歉收、無法留種,儲備的種子就派上用場;如果發生戰爭或政治衝突而需要糧食,以小麥、大豆這些雜糧穀類來說,種子可以供應二十倍的作物,種植一百噸種子最少可收成二千噸作物。藏種是化整為零、散豆成兵,這就是喜願因應變局的自處之道。」他認為若自許為公民力量,該要有自主行動,設想出自己的方法來因應國家面臨的國際政治壓迫和困頓。

在實踐中建構論述,串起斷鏈的雜糧產業

從種小麥、大豆到雜糧,是「在實踐中建構論述」的過程。施總兼猶記得二○一○年底,「好農壯遊」團隊於寒風中在墾丁大街上喝酒聊天,聊到本土小麥復育的成果,合作社常務理事黃淑德與畜產試驗所墾丁分所主任陳嘉昇建議接著應該要種大豆,於是他隔年便成立「喜願大豆特工隊」,鼓勵農友進行豆科與禾本科的多元輪作。他認為,若持續讓農友輪作同為禾本科的水稻和小麥,哪天發生嚴重的病蟲害,喜願對農友的損失也有道義責任。

▲施總兼(左一)種大豆時剃光頭,種小麥時留鬍子,對他來說,這是植入生命和靈魂的儀式。

該年正值合作社成立十週年,合作社思索著餐桌上的飯碗在下個十年要裝什麼,舉辦「碗中的未來:糧食自給在地行動論壇」,期許透過共同購買拿回食物自主權。施總兼從統計數據中意識到台灣的雜糧朝進口嚴重傾斜,決定從民間有需求但大量仰賴進口的苦蕎、芝麻、薏仁著手。農友、種植設備和土地都到位後,二○一二年成立「喜願咱糧聚樂部」,邀請農友種植雜糧。努力至此,已將糧食中必需的養分:澱粉(小麥)、蛋白質(大豆)和油脂(雜糧)串聯成一張完整的戰略地圖。

但光種植是不夠的,如果不將收成的雜糧加工成可被二、三次加工廠利用的階段,根本沒有出路。施總兼透過咱糧儲備中心的設立,提供雜糧篩分、脫殼的平台,解決雜糧產業的斷鏈現象。「進口的雜糧都是加工好的,只剩籽實或胚仁。以前國內沒有人做專業雜糧脫殼和精選,但二、三次加工廠要的是精選過的雜糧。舉例來說,苦蕎分級後,大顆可以做苦蕎仁、苦蕎茶,小顆可以製粉,這樣才能提高穀物利用率。」

▲操作部分機器時會產生高分貝噪音,員工須配戴耳罩。另外為了避免員工在高噪音的環境下長時間勞動,廠房設有提醒休息的定時器。

崎嶇的路上,幸有大家相伴

加工的環節連接上了,接著是面臨市場的挑戰。施總兼坦言:「現在是真的很辛苦,正在拼戰當中。」但這當中的艱辛,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完。

今年雜糧因氣候因素普遍豐產,收成量較去年成長約四○%至三百六十%不等,其中苦蕎面臨極大的銷售壓力。施總兼試著向通路提報沖泡飲品、麵食、調味料等多元的蕎麥製品,期能安然度過難關,他像個旁觀者般信心喊話:「總兼就像是不倒的哆啦A夢,凡事都有好方法!」

種種挑戰,考驗著意志和人性,也加深了與農友的互信和情誼。初期種小麥時年年歉收,施總兼心疼麥農,不想收種子錢,麥農依然將錢用紅包袋包好,豪邁地說:「這是交情,不是交錢!」這樣的義氣相挺,讓他感念至今。

▲喜願發展出飲品、麵條、麵包、調味品等雜糧產品,藉由多元應用來支持雜糧復興運動。

時間來到二○一六年,連日陰雨讓未收割的成熟小麥在穗上萌芽。因為澱粉已被酵素分解,幾乎無法製成麵粉,數量有一百二十噸。「假設不處理,讓政府出面就好了,或者用各種輕省的方式處理,也交代得過去,不用扛這麼大的擔子。但我認為一定要找出未來可長可久的方式,農友也會看,這好像是在挑戰我跟他們的永續關係。」彷彿那一百二十噸的發芽小麥正在眼前,施總兼的語氣轉趨嚴肅而糾結。所幸,聯華實業幫忙收購四十噸的發芽小麥轉作飼料,並以高於市場的收購價補貼喜願,其餘做成麵條和蒸餾酒;合作社則發起「合作雙拼」推廣案,集結社員共購力,支持穗上發芽小麥做成的全麥麵條和米籽條。

▲經由色選機的CCD光譜可判讀出未熟等不合格的榖粒,以確保出貨品質。

夢想的下一步:未來的行動方案

種植、銷售的工作千頭萬緒,但要改變日常農食結構中的困境,教育是不能忽視的環節。二○一一年,施總兼開始與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合作推動「麥田見學」(後更名為「咱糧學堂」),為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的教育扎根,二○一六年更針對高中職和大專院校學生舉辦台灣小麥麵粉「野創盃」創藝烘焙競賽。

截至今年五月,喜願已契作小麥四百一十公頃、大豆九十五公頃、雜糧(芝麻、苦蕎、薏仁)七十二.五公頃,用實際作為讓政府由觀望轉為政策支持,將小麥和大豆列為補貼項目以替代進口作物。未來除了繼續努力耕耘市場來支持契作面積的擴大、為咱糧儲備中心建立流暢的儲運機制,緊接著就是將喜願由公司轉型為雜糧農產運銷合作社。「高度資本化會稀釋核心價值,希望回到以農友為主體、靠集體意志來運作,不能只靠我一個人,太危險了。」未來,喜願的農友們必須學習共同承擔與互助,攜手共建台灣本土雜糧產業鏈,此一願景需要大家的陪伴與支持。

▲喜願行負責人施明煌(最後排左站立者)與苗栗苑裡的農友合影。
 


喜願共合國的歷史軌跡

【1999年】
成立「喜願麵包工坊」,讓身心受限的夥伴藉由工作肯定自我價值。

【2007年】
成立「喜願小麥契作農友團」,展開「麥田狂想」計畫。

【2008年】
首次開辦「麥田音樂會」,透過音樂會建立與社會對話的平台,邀請大家關注小麥復興運動。

【2011年】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與喜願小麥推動「麥田見學」致力食農教育。
●「喜願大豆特工隊」計畫啓動,鼓勵農友種植本土非基改大豆(黑豆、黃豆)。

【2012年】
●與雜糧農友合組「喜願咱糧聚樂部」,以2020年達成喜願自有產品原料自給率80%為目標(已於2018年1月達成)。
●將麵包與各農作生產團隊組合為「喜願社區協力農業營生群組」,簡稱「喜願共合國」。

【2014年】
●成立「喜願穀物製粉所」,開始自己磨粉,成為全台第一個有機麵粉廠。
●成立「喜願日光發電場」,使用太陽能板自主發電,供應「喜願麵包工坊」70%的電力。

【2015年】
透過搭載太陽能板的「強納森行動號」專車,到全台校園推動食農教育。

【2017年】
啟用「喜願咱糧儲備中心」,從事雜糧穀物的儲種及初級加工。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