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明天的答案,決定今天的行動

2017-04-01・帶孩子們步向永續

文╱黃淑德‧現任第六屆理事 攝影‧圖說╱林詠心 設計╱達非設計企劃工作室

▲在法國的街上走著,時不時遇上一、兩個「分享菜圃」,以鼓勵附近居民共耕共享。

如果可能,這本書《找尋明天的答案》、紀錄片《明日進行曲》應該一起看、一起討論。兩者的原文名是《明日:走向一個新世界》(Demain: Unnouveau monde en marche ),裡面另闢新徑,不再因循舊思維,人類要擺脫困境,應該群力找出回復力(韌性),與大自然和解,共度生存大困難的未來。

書籍作者、紀錄片共同導演西席爾•迪昂(Cyril Dion)是法國作家及社會運動者,與朋友探討孩子們面臨生態快速崩解的未來,而科學警訊竟未能激起社會關注,於是透過群眾募資,展開跨越十國的社區拜訪計畫。帶著我們繞著地球跑,報導正在改變與帶動轉型的人們、社區與故事。紀錄片長達兩小時,觀看時建議至少暫停兩次,適度加上討論,更能好好思考每個社區如何從「困局」中對應「看到的需要」,而展開的創新行動與改變。

201704_明天的答案 (1)

▲在法國南部小鎮上,這是已經營十來年的有機蘋果園。

從困局出發

「食物」的困局,在於過去強調增產效率,造成補貼大農企業及依賴石油的耗能生產,小農餵養社群的能力被低估。接著迪昂拜訪轉型社區,一是凋敝的美國底特律市,從「食物沙漠」中創造出超過一千六百座農場與菜園,許多志工與社區廚房連結出新的「良食網絡」。二是兩個好友潘•沃爾赫斯特(Pam Warhurst)與瑪麗•克麗兒(Mary Clear)在英國陶德摩登(Todmorden)引發的「可食綠色道路」運動,花園變菜園,占領市街變成果樹、香草的可食地景,如今已有超過八十個英國城鎮、四百個法國村鎮效法。三是一個樸門永續設計農場,如何善用水、養分循環、培育土中菌叢,以證明生物多樣的小農地可以是低碳、高產量又有回復力的。

「能源」的困局,透過一對一訪談指出,人類社會可能擺脫對化石能源的極度依賴嗎?探討省能就是創能的新工具「負瓦特藍圖」、其他國家的能源轉型,以及對未來世界的能源想像等等。接著轉向正在轉型進行式的島嶼,如冰島、法屬留尼旺島,各自擁有不同的天然條件,發展出再生能源、交通、產業的能源自給,其中留尼旺島的港口監獄,將太陽能發電結合設施栽培與雨水回收,提供受刑人參與有機蔬果栽培、養蜂、太陽能板製造等職業訓練。

201704_明天的答案 (3)

▲法國人習慣逛逛每週固定一至兩天的農夫市集,幾乎每個城鎮都有。

另外,能源自主的永續城市丹麥哥本哈根、瑞典馬爾默分別宣稱二○二五年、二○三○年預計達到碳中和( 零碳排)。哥本哈根的米德爾格倫登風力發電合作社(Middelgrunden Wind Turbine Cooperative)在二○○○年完工時,共有二十座離岸風力發電機,其中十座由八千七百位社員共同擁有。此後,丹麥法律規定每項能源新投資計畫,至少二十%股東為當地居民。此外,建築物的隔熱改善、新建集合式暖氣供應系統,大大降低住戶的暖氣費用;完善的自行車道串出綠色運輸網,讓市民透過多騎自行車、步行而身健體適。馬爾默則是以十二年將舊造船港「由灰轉綠」,變身綠色節能生態村,多樣化使用能源、水、共享設施,如今永續城市新典範的馬默爾已成為熱門造訪地點。

打破社會結構的迷思

談經濟的困局是本書最棒的對談,點出全球對經濟成長的迷思,各國政府把它當成失業、貧窮的解方,但其實這卻是啟動貪婪人性、掠奪自然,造成極度財富分配不均,幾乎把所有人都變窮了。其中,談及貨幣是由戰爭籌措資金開始,講到瑞士巴塞爾的WIR銀行發行地方貨幣,這種沒有利息的貨幣,讓當地中小企業間快速流通資金。

重新創造民主模式的議題上,大衛•馮雷布魯克(David Van Reybrouck)批判選舉及代議民主,提出雙代表制,以選舉及抽籤的公民組合來治理國家。芬蘭提倡「每一個學生都重要」的教育體制,解構國家機器「訓練乖乖小兵」的僵化教育體系。

若我們只剩下二十年可以行動,借用書中一句:「我們是感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第一代人,也肯定是最後一代有機會為此做些什麼的人。」搭配紀錄片及書中故事,這些人們與社區行動以正向能量形塑一個可以療癒重生的世界,「代議民主並不是為了將權力交給最大多數的人而設計的」,掌權的政府是害怕改變的,如果你也想從身邊開始行動,那麼這些故事正是我們可以創造並改變「臺灣未來」的行動借鏡。

201704_明天的答案 (2)

▲移動式太陽能板方便農夫在田間使用。

成為「另一種可能」

《找尋明天的答案》提供豐富的故事,記載作者、受訪者如科學家及另類生活家之間的對話,在一問一答中指出抗拒改變的政商連結,以及已經在創造改變的活動家們所帶來的社區活化、重生的力量。本書共分為「飲食、能源、經濟、民主、教育」五個面向,從深度對談點出今日困局的脈絡,主流思維與另類改變的可能,作者稱之為「昨日的歷史」,接著以幾個引領改變的實例作為未來的典範。

找尋明天的答案

▲書封/臉譜出版提供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