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生態農園:從心耕耘,重拾人與自然的健康

2017-01-01・產品故事

文/何嘉浩‧台南分社社員 攝影/心田生態農園

▲林沛佳(左)、蔡婷君(右)親力親為各種農事,從勞動、飲食當中學習健康生活。

心田生態農園位於南投埔里中台禪寺旁的一座小山坡上,面積約一公頃,海拔高度五百公尺左右;由於當地土質屬於紅色黏質土,保水、保肥性強,且山坡較無排水問題,心田農園在此採有機栽培, 主要作物為百香果、薑黃等作物。目前由林沛佳、蔡婷君兩位表姊妹經營管理,非農業相關科系出身的她們,之所以踏入這個領域,背後各有一段故事。

「我從小喜歡吃零食、蛋糕,只喝飲料絕不喝開水,而且每餐無肉不歡。」大專時,第一次喝白開水而吐出來,林沛佳心想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難喝的「飲料」!曾參加喝汽水大賽,在四十五秒內喝完二公升瓶裝汽水,勇奪第一名。她如何大量、快速喝光,而不受氣泡妨礙?「因為我的喉嚨、食道、舌頭早已被汽水麻痺,所以沒有任何知覺。」

「我在二十三歲時巧遇一位中醫,斷言如果不改變飲食,三十歲就會癱瘓,我完全不理會,自覺年輕生命即將高飛,怎麼可能如他所說?我認為他是庸醫,故亂妄言,不值得相信,繼續亂食,結果二十六歲就真的癱瘓在家中,長達兩年完全無法起身。」之後尋遍中、西醫後,檢查出來的全是超過標準的「紅色指數」,五臟六腑都已發炎;雖然沒有特殊重大疾病,卻四肢無力,且喉嚨、舌頭因受損而幾乎難以進食。後來遇到一位醫生建議食用有機食物,不吃精緻加工食品,保持均衡飲食,加上醫療才漸漸好轉,至今已經十年。「有機食物的確讓我變得更健康,我才會投入有機耕作,希望大家吃我種的食物,也能得到健康。」

蔡婷君則在二十多年前開始接觸有機食物,那時父親罹患肝癌,母親開始帶著全家人一起嘗試,深深受惠,「我們家族成員的肝臟都不好,所以全家人都吃有機食物,並配合定期的西醫檢測。」希望推廣這個經驗幫助別人,因此在臺中經營一家有機商店,是臺灣早期有機商店的先驅之一。當她得知林沛佳身體不好時,也教導她烹調有機食物,讓她的身體慢慢獲得改善,後來兩人決定一起到埔里學習有機耕作。希望推動食用有機食物,改善分享健康的經驗。

201612_心田生態園-(1)

▲等待成熟的百香果,採收後以人工挑選、分級,再以風扇吹乾、預冷去表皮水分,便於運送。

艱辛但滿足的從農路

想要健康,就得親手耕耘有機蔬果。林沛佳說:「婷君主要負責農事工作,接水、接電都找她,曳引機、割草車、背負式割草機她樣樣都行。超級厲害!她看起來是小姐的模樣,農事可是一把抓!我一直跟著她學習,但曳引機始終學不會,還曾開去撞屋梁! 」耕作的各個環節,兩人都是從做中學,可想而知面對許多的挫折與磨難。然而,是怎樣的信念讓她們堅持下去呢?林沛佳說:「我們一起學習,雖然很辛苦,但想到可以帶給別人健康,給動物們好的生活環境,覺得很值得。」

目前,農園栽種三分地的百香果,品種為台農一號,別具酸甜口感,且隨著逐漸熟成而有層次變化;另外善用果棚底下種植的薑黃則供應給加工廠商;薑黃屬辛香料作物,雖與薑同科,實際栽培卻不同,沒有明顯的連作障礙,薑採收後三年後才能耕種。其實,主婦聯盟合作社早在二○一四年就計畫與心田農園合作,為何直到二○一六年才開始供應呢?原來,當年計畫合作的是草莓,受天候影響而爆發病蟲害,結果無法供應。她們重新思考農園的經營方向後,選定百香果、薑黃,於二○一六年再次開墾,才有機會繼續合作,十月即開始供應百香果。

201612_心田生態園-(4)

▲百香果美麗的花,中間雌蕊、雄蕊的開展就像時鐘,這是別名時計果的由來。

農園位在山坡上的一段緩坡高處,獨立性高,接近鄰田處以圍籬、樹籬等方式為隔離帶,將農藥飄散污染的風險降到最低。不影響作物生長的情形下,保留灌木、雜草叢,讓生物得以棲息;並盡量在不採取防治措施的情形下,讓天敵與害蟲交互影響達成生態平衡,讓病蟲害的影響不至於太嚴重。這也展現了農友發心照顧農田的經營初衷,期待進行農業生產的同時保護環境,請用消費一起支持這份用心

美味百香果這樣選

「食用百香果時,如果表皮有結痂的突起物不用擔心,那是受到果實蠅攻擊時所啟動的防禦機制;而結痂表皮變硬,則是為了讓內部品質不受到蟲咬危害。」林沛佳、蔡婷君說明採收後的百香果可以從顏色判斷成熟度,越紅甚至偏紫色就越成熟,果肉的糖酸比也會隨著後熟作用起變化;如果看到果皮呈現乾皺狀,表示轉換成糖分的比例增加。可以依照喜愛的口感,選擇不同的成熟度。

201612_心田生態園-(3)

▲百香果棚下的薑黃田,常用於咖哩、特色料理。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