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餐桌守護海洋,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

2015-09-18・產品故事

網站編輯

台灣四面環海,寒冷的親潮與溫暖的黑潮在此交會,隨著季節變化,帶來大量魚群。然而因為環境污染與過度捕撈,海洋生物快速消失。不僅止於台灣,全世界的海洋生物都面臨濫捕的危機,聯合國農糧組織統計,全球約61%野生海產資源已屆捕撈上限,更有約29%已遭到過度捕撈,只有約10%的野生海產仍然資源豐富。如果希望年年有魚,並擁有生氣蓬勃的海洋,從現在起,就得選擇食用對環境友善的水產,即日起,合作社將不定期於網站、臉書與週報上介紹合作社的水產生產者故事,並提供水產食譜,一起透過消費食力,守護我們的海洋!

圓餅圖給檔-2

如何年年有魚?

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執行長邵廣昭老師編輯了「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將台灣常見的海鮮依照資源狀況分類成「建議食用」、「想清楚再食用」與「避免食用」等三個類別,讓消費者可以依循指南,做出永續海洋的消費選擇。以下說明幾個選擇水產的標準,讓我們一起為守護海洋而努力!

底食原則:少吃大魚,多吃小魚

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海中生物組成了環環相扣的食物鏈,若有一種生物數量銳減,甚至滅絕,就有可能造成生態系的崩潰。食物鏈的頂端,如旗魚、鮪魚等大型魚,成長速度緩慢,數量也相對稀少,屬於較易滅絕之族群,至於食物鏈底端的小魚,繁殖速度快,數量也較多,生態回復的速度較快,因此減少食用大魚,可以讓生態有喘息的空間!

金字塔給檔

吃得小,省得多

假設一萬公斤的小蝦足夠一尾小午魚的長成,一隻鮪魚須要吃一萬公斤的小午魚才能存活,那麼當我們吃一隻鮪魚,等同消耗十萬公噸的小蝦!因此食用小型魚較節省能源,且可以保護生態。

環境友善:選擇對生態衝擊較小的捕撈方式

不同的捕魚方式,會對生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魚種選擇性越高的漁法,魚種混獲率也越低,收網後的魚種單純,對生態衝擊較小,對環境也相對友善。

有「死亡之牆」之稱的流刺網,細小的網目讓魚兒一旦纏上就難以掙脫,據統計,流刺網每捕捉1條目標魚,就有3條非目標魚要陪葬,對海洋的傷害非常大。合作社拒絕供應流刺網所捕撈的的水產,讓海中生態可以生生不息。

資源永續:選擇草食性養殖類水產

野生漁業資源已經被過度利用,多吃養殖水產,可以避免生態資源繼續遭到傷害。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養殖水產對環境都是友善的,肉食性魚種的養殖餌料為小魚或下雜魚製做的魚粉,也需要耗用許多生態資源。事實上,2012年約有1,630萬噸的野生海洋漁獲量是被用來製作魚粉和魚油,餵食養殖魚種。因此,多食用草食性魚類、避免食用肉食性魚類,可以減少對生態資源的耗用。

合作社的養殖類水產,大多屬於低密度飼養的「生態養殖」,將養殖池創造出一個生態系,生物多樣共生混養,讓各種魚相輔相成,透過自然的力量去達成生態平衡。

線上閱讀台灣海鮮選擇指南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