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內大小事

最新社內大小事 2025-06-20

農糧署訂每月15日為食物日 日期選擇原來是諧音

食物日為每月15日,「15」的諧音就是「食物」,在食物日提倡「三要一不要」的飲食行動,包含「在地食材當季吃、揪人共食快樂吃、原型食物真好吃」、以及「不要浪費食物適量吃」。主婦聯盟從6月16日起推動為期1週的「食物週」,鼓勵採購國產農產品,並透過抽獎、產品組合搭配,推廣國產食材及食物日「食在地,享當令」的理念。

近期文章

2023-07-17 社內大小事 

當我們同在一起 共同購買30週年園遊會街訪

六月舉辦的共同購買30週年園遊會,在間歇雨勢下,大家的熱情和歡樂不減,活動估計將近47,000 人次造訪。藉由現場八組參與的朋友,帶大家再次回味活動的精彩實況。

2023-07-17 合作聯合國  社內大小事 

草生儲蓄互助社 社員福祉的另一種創造

於2016年一月正式成立的草生儲蓄互助社,是由主婦聯盟合作社台中分社的社員發起成立,旨在滿足主婦聯盟合作社社員及親友,在資金融通和團體保險方面的需求。成立迄今,社員約250人,人數雖然不多,但已匯聚千萬股金、放款金額累計超過1,800萬元、放款件數173件,確實發揮了自助助人的效益。

2023-07-11 社內大小事  產品故事  樂齡生活 

串起你我健康 樂齡友善我CARE

共同購買邁向30年,當初一同抱持相同理念的主婦們,隨著時間流逝,臉上漸漸刻劃出歲月痕跡,身體機能也大不如前…據內政部統計顯示,國內已邁入「高齡社會」,在不久後的2025年預估會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五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65歲以上長者,意即你我身邊周遭或是本身就會有樂齡族相關需求。

2023-07-11 社內大小事  生活提案 

在高雄穿越200年:清代城門、民初眷村與現代美術館

講到高雄景點,最常被提起的可能是駁二特區、西子灣等等,其實高雄保留的歷史文化也不少,來這走一趟復古行程也不錯!

2023-06-13 社內大小事 

持續前進的永續力

主婦聯盟合作社自2019年開始盤點對應聯合國SDGs目標的營運項目,有許多從創社第一天就持續實踐著,這些累積30年的具體成果,透過數字帶你看見背後的努力與意義。

2023-06-13 社內大小事  產品故事 

實踐對環境友善的初衷

完全沒有務農經驗的郭明賢,是合作社的資深生產者。為了讓孫子吃到一塊安心的蛋糕,2013年租下位於嘉義鰲鼓溼地近23甲農地,一頭栽進有機農業。春耕毛豆,秋作有玉米、玉米筍、洋蔥、紅蘿蔔等,「看天田友善農食」以有機耕作守護這塊淨土,遠離經濟開發對環境的破壞。

2023-06-13 社內大小事  產品故事 

用米守住友善耕作與糧食自給

稻米是我們的主食,友善種植的水稻田能固碳、蓄水、降溫、創造豐富的生物棲地。回溯共同購買運動,從找尋安全無農藥的米開啟糧食安全,如今隨著飲食習慣改變,國人食米率年年下降,合作社一樣面臨挑戰,維持友善種植面積與糧食自給,一直是努力的方向。

2023-06-13 社內大小事  產品故事 

回部落種菜 擺脫貧窮與失根

農友江文平的農場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海拔約1200公尺的石磊部落。因地處偏鄉,江文平國中就離家到山下親戚家借住,就近上學,至回家務農前,他有好幾年四處打工做勞力活,跟同村族人羅彌迦聊起在外工作漂泊的生活,於是羅彌迦邀請他到家裡經營的有機農場工作,學習約八年後,江文平決定回家中農場幫忙,與父親一起耕作。

2023-06-13 社內大小事  產品故事 

堅持指定原料 多方合作大不易

合作社產品成分表中,有一個特別的記號「✽」(指定原料),這表示此原料有幾種來源:1經過社內審核及把關機制,同時在架上販售者;2經審查合格之耕地所生產的格外作物;3水畜產任一部位若為上架產品,基於全食物利用,其餘部位也能列入。在合作社販售的加工品,減少添加物、把關安全來源,也惜食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