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找幸福台南場─合作經濟是一種幸福經濟

2014-07-24・社內大小事

文/林享玉

亞歷山大‧賴羅在《公元兩千年的合作社》一書中,提出為解決合作社的歷史課題,並開創未來的四個優先領域:一、餵養世界飢餓問題的合作社;二、為生產性勞工的合作社;三、成為社會保護者的合作社;四、建設合作社區。

這四個優先領域,為合作社的未來發展,提供多方位的願景想像。二○一四年主婦聯盟合作社教育委員會建議將《公元兩千年的合作社》列為各站所地區營運委員會的共讀書目。這是繼《從廚房看天下》、《我是生活者─創造另一種可能性》的共讀之後,合作社教育的深化進程。「一盞燈要高舉,光芒才會散布四方。」期待深耕的種子,未來能茁壯成長,結出燦爛果實。

二○一三年,主婦聯盟合作社台南分社教育委員會承辦、內政部委辦合作找幸福專案計畫台南場,先後於五月與九月辦理初階及進階研習活動。在會後檢討中,成員提及:「我們讓其他社區協會和地區合作社了解主婦聯盟合作社,但是我們的社員了解其他類型的合作社嗎?」因此,台南分社將二○一四年合作社教育主題訂為「認識其他類型的合作社」,初步規劃參訪的合作社:台南市新樓儲蓄互助社、台南高商員生消費合作社、台南縣漁業消費合作社、嘉南羊乳運銷合作社。

四月二十二日,研習課程的地點選在主婦聯盟合作社台南站,邀請于躍門教授介紹「合作社的價值與原則及合作事業種類」和「全國儲蓄互助合作社的現況」,下午前往參訪「台南市新樓儲蓄互助社」。

于躍門教授首先釐清觀念:屬營利組織的公司是透過投資以謀求股東個人的利益;非營利組織的協會、基金會、社會企業等是透過服務以謀求社會利益;介於二者之間的合作社則是透過交易(利用)以追求團體利益。

合作社藉由七大原則實踐價值觀,在倫理層面的價值觀是「誠實、社會責任、開放、關心他人」,在組織層面的價值觀則是「自助、自治、民主、平等、公平、團結」。合作社的原則和價值觀恰如車輪,推動合作社事業的列車前行。從社群意識開始,藉由經濟、法律、倫理、公益的責任,以善盡社會責任。從利己到利他,社員兼顧了「經濟利用、環境保護、社會服務」的三重底限。

合作社事業的種類甚廣,除了所熟悉的生活消費合作社外,涵括農業、漁業、金融、住宅、工業、工藝、勞務、健康等,荷蘭、法國甚至有文化合作社的存在。

其中,儲蓄互助社起源於德國,一八四六年末大饑荒救濟,讓雷發巽氏思考:若能給貧窮的人一個帳戶,使其累積信用、得以融資,才有可能翻身。出自虔誠的宗教信仰,他成立儲蓄貸款組織來解決家鄉的貧窮問題。雷發巽集團的標誌為「兩匹交叉的馬頭」,代表「奉獻、力大的馬,以及提供安全的房子」,象徵資金放在這裡一定安全。(交叉的馬頭是歐洲古老的風俗,作為屋頂山牆,用來保護居民,抵禦外來危險。)

台南市新樓儲蓄互助社成立於一九七三年,是一個真正屬於平民的金融組織。遵循「非為營利,非為救濟,乃是服務」的宗旨,鼓勵社員每月至少存款一百元。儲互社的業務包括股金存款、備轉金存款、貸款、保險業務、代理購買等。目前社員近七千人,包括三百九十二個團體社員。

除了社員的一般福利,對於優良社員,尚有專屬的福利。對新樓儲互社而言,所謂的好社員就是「恆心存款、明智貸款、按時還款」。

參訪結束後,眾人散步至新樓儲互社的創立地─台南神學院,大概是因為環境太優美了,引發大家豐富的想像力,例如,「我們要不要有自己的社歌」、「可否發展對年長社員的陪伴照顧」、「是否設計針對優良社員的獎勵制度」等,提供之後規劃合作社教育的靈感。(作者:第五屆理事)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