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雞舍到廚房 來場蛋蛋大冒險吧!
2025-10-24・社內大小事
文字/蘇怡和 攝影/王永村
雞蛋含優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重要營養素來源,也是生活中經常出現的食材。然而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雞吃什麼長大?雞蛋如何孵化成小雞?小雞摸起來是什麼感受?雞蛋能變成哪些料理?關於蛋蛋,有一萬個問題可以去探索。因此主婦聯盟合作社三鶯站先帶領孩子走入雞舍、近距離接觸雞群,再回到站所動手製作雞蛋料理,實踐從產地到餐桌零距離的珍貴食育體驗。生活雞知識 開心農場自然好親近
位於三鶯站步行僅十分鐘距離,有一座隱身於北大特區的菜園暨養雞場,是大家走過路過,一定錯過的都市綠洲。三鶯站臥虎藏龍的社員們利用週六早晨,帶領小蘿蔔頭們穿越窄徑,到達這座經營有種菜、有種果樹,還有養雞的開心農場。
玩中學、學中做 孩子做了就會懂
在此承租菜園種菜的三鶯站社員曾瑞敏,是本次活動的推手。有感於小孫女吃過雞蛋但卻沒看過雞走路,與她小時候聽著雞鳴起床、被媽媽囑咐去撿雞蛋的生活經驗相去甚遠,因此希望都會區的小孩也能體會這樣的情景。過去在蒙特梭利幼兒園工作的她,深知小孩單獨玩不好玩,一群孩子才熱鬧,再加上她很看重在實地體驗中學習的效果,認為食農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孩子親身經歷、看到、摸到、玩到,因此大力促成三鶯站這次的綠食育活動。農長主人讓小朋友餵雞吃空心菜、麵包,還有芭樂,小朋友看到雞隻啄食青菜時大喊:「哇哇哇!牠吃了牠吃了!」興奮的神情讓大人們也很開心。而且孩子們雖年紀尚小,卻能牢記彭爺爺的叮嚀,彼此提醒:「麵包要撥小小塊,不然雞會被噎到。」還有孩子餵雞吃菜時, 因為擔心手被啄到而直接把菜拋進雞舍,「我怕被咬到會痛,但如果真的被啄到也沒關係,因為雞也不是故意的。」孩子愛動物的天性不言而喻。
當日站所以蛋入菜做出多道佳餚,二年級的邱嘉恩分享刨成細絲炒蛋的紅蘿蔔:甜甜的蠻好吃的,但也坦言:「雖然還是不太喜歡胡蘿蔔,但我知道不挑食才會健康。」榮登孩子們最愛的料理是手工餅乾,嘉恩說:「我們自己做的餅乾,裡面只有麵粉、奶油、雞蛋、糖, 跟買的不一樣。」沒想到小朋友們都知道市售餅乾有許多食品添加物,看來從日常生活中接觸健康議題的小朋友,理解的知識還不少呢!
繪本手作樣樣來 豐富活動笑開懷
三鶯站站務林明惠以《我的寶貝蛋》繪本向孩子解說雞蛋是如何形成的。由於才經歷了在雞舍最前線與小雞、公雞、母雞的親密接觸,孩子們對於雞的生活場域和生長過程已有基本認識,此時再以繪本加強孩子的認知,會讓小朋友對於蛋品有更進一步、具體的了解。明惠表示,在活動設計階段,地區營運夥伴去圖書館借閱雞蛋相關主題繪本時,考量到本次活動參與的小朋友年齡層較低,所以挑選淺顯易懂的內容,果然成功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