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文化設計|人煙與山野之間

2015-09-07・生活提案

文/康椒媛 攝影/廖建宏

樸門基礎課程開場前,唐敏(前)帶大家一起打造生態網,各自代表某個物種,當某個物種不見了,生態網就垮掉了,沒有人說我可以不受影響,體會每個物種在生態裡都有其角色功能和影響性。

回想二○一四年四月初的一個早晨,在當時負責主婦聯盟合作社工務規劃的廖建宏邀約下,與一群對樸門永續設計有興趣的朋友們一同前往新店的花園新城社區,拜訪唐敏(Tammy Turner)與社區居民共同打造的社區農園。沿著新店溪向山通往蜿蜒的新城大道,直潭山系裡正下著小雨,濕重的雲霧緩緩聚攏著。右轉步入金興路旁屬於花園新城社區用地的邊坡地,一處向下轉入的山徑,以竹子、樟樹、棕櫚樹等就地取材打夯而成的土梯,散落著兩側果樹的落葉。

M-201509-144-p0701-600x400

▲樸門主張在地化設計,此為花園新城的社區農園,觀察基地至少一年以上,環境、氣候、動植物、人文等各方面都必須納入思考。(攝影|康椒媛)

山徑底下接著一道入口,原本門前一個破舊的藤椅做為覆蓋物保護表土,如今已化做泥土。廢棄的網室鐵架勾勒狹長農園的輪廓,上下兩塊坡地共二百七十坪,植物恣意生長的曲線一眼難辨,只有那彎曲的主路徑如水道般分明且自然,讓人放慢步伐感受。循著主路徑可見混種了萵苣、枸杞、圓茄、薄荷、番茄、芭樂、金針花、蕨類、過貓等等,那時不懂正身處「食物森林」裡。

天然的冰箱

社區農園為西南座向,鄰近翡翠水庫旁且雨量充足,上坡地日照充足,下坡地則較為陰暗。唐敏一邊分析基地、一邊介紹以爛掉的枯枝落葉為覆蓋物保護土地表層的厚土種植法:「這裡本來都是石頭,一點表土都沒有,透過廚餘和落葉的層層堆疊形成土壤。」樸門主張盡量不翻耕,直接在土地上覆蓋,維持蚯蚓、微生物及土壤結構的完整性;也由於坡地須特別重視水土保持,適合以多年生植物營造食物森林,若是葉菜類,僅採摘外圍的葉子,不一次採收。

M-201509-144-p0801-600x400

▲社區農園裡的堆肥系統有三箱,廚餘、落葉層層覆蓋,落葉會分解氮消除臭味也能使之較為乾燥,比較不會吸引小動物聞味而來。曾有人問唐敏:「熟的廚餘怎麼辦?」她認為不應該有熟廚餘才對,那代表浪費食物,而丟棄垃圾也是需要能源的。(攝影|康椒媛)

因此,可做為覆蓋物來源的植物如康復力、稻草、相思樹枯葉尤其需要,特別是美人蕉生長快速且耐剪、咬人貓雖碰觸會痛卻富含多種元素有助於分解堆肥。生活總有他的道理,唐敏認為:「自己種菜,用的時候再採,菜園就是一個冰箱,而且是不須用電的冰箱。」

一九八六年,時年二十三歲的唐敏,與朋友打了一個勇氣的賭注,也成了一個定居臺灣的機緣。她十六歲就離開家裡,為自己的生活想辦法,一九四○年代時,爺爺舉家自美國中部移民至西部的內華達州,她繼承自家族的自由派個性,加上「為什麼」的思考模式,讓她不斷接近生命的本質─自然。

M-201509-144-p0802-400

▲社區農園一切物資以就地取材為原則。通往社區農園的手作山徑,由唐敏的先生Philip Diller親自打造,需時一週。(攝影|康椒媛)

臺灣的野生環境是吸引她的主因,「我一直住在人建造的環境與野生環境的邊界。」大自然是她的生命養分,二○○○年到了加州聖塔克魯茲(Santa Cruz)的生態村接觸到樸門,村裡自己種植食物、共餐,很多事情一起來、輪流工作交換學習,設立幼稚園、小學,透過對外接觸的課程、販賣作物取得部分收入,其餘自給自足;主張負責自己所需的食物、衣服,或與友善理念的農村、農人交換─不僅是一起合作,更延伸為地方互助的概念。

這樣的社會設計,重新思考:食物從哪裡來?單從這個面向就能了解人類的生活必須透過集體合作。對於合作的承諾,除了人群之間,如何與大自然合作?樸門來自一種生活的思考系統,從生活的源頭開始,唐敏說:「你做的事沒有違背大自然的法則,我才會同意這件事,我們是人,這個生態系統不能分割的,分割才是問題,我們要整合。」因此,更徹底的是:「不只是減少破壞,應該停止破壞才對。」例如,樸門提出超越限制的想法:「出去的水一定要比進來時更乾淨,至少一樣乾淨。」停止變壞之外,真正實踐的方法是做什麼讓他更好。唐敏在臺灣的原住民族文化中看見其傳統生活方式與認知的文明,文化本身已經看入生態智慧,譬如較僻遠的泰雅族、布農族部落裡,仍保有水的智慧,在源頭處,以棕櫚樹的葉片、沙子、石頭層層鋪設,淨化水源,再以水管引接送至家中。

因此,文明應該是一種共好,樸門核心的三大倫理─照顧地球、照顧人、分享多餘,唐敏說明照顧人此倫理是從照顧自己開始:「還是要做人、還是要有生活,如果沒有好好地照顧自己,也不環保,更多的社會資源撥付到你身上。」唯有真正懂得照顧的意義,才可能照顧別人及地球,並有能力分享多餘,而且前提是堅持不違背三大倫理為條件,因為「那會決定結果是什麼。」唐敏相信:「每個人會發現自己不違背大自然的生活方式。」

研究原住民的生活文化,如編織技法、植物纖維的來源,唐敏以「新的眼光看待普遍的東西,對人有用的及生態上存在的價值。」她從藥草、食物、樹種開始認識各種物種的功用,或與人相關的民族植物學,希望將樸門與原住民文化更深入地結合在地化思考,並溯源至共通的自然之理中。唐敏鼓勵人認識「農」,認識食物的同時,更能體會環境和生產的人,懂得珍惜才會有真正判斷事理的能力。

與大自然合作

二○一四年二、三月間,臺南玉井的阿南達瑪迦玉井靈性生態村舉辦了樸門永續設計基礎課程,五公頃大的聚落裡,有完整的第二區(食物森林)及第三區(農作物)規劃。分區管理,是一種有效節能、獲得最大產出的地景規劃,因此必須注重各區的關聯性:第○區是住家,唐敏老師說明短期作物應該靠近你的房子;第一區是廚房菜園,方便隨手摘取辣椒、迷迭香等常用食材;第四區是樹林;第五區是野生森林。

M-201509-144-p0803-400

▲森林就是生命之源,用食用物種填滿所有的空間,小空間農藝的垂直農場是城市善用空間的創意。不限於環境、氣候,樸門皆可實踐。

當時完成樸門基礎課程的廖建宏思索著:「花很多時間去很遠的地方上班,花很多時間去買很遠的食物餵養自己,而原本與這塊土地的互動就可以讓人自給自足。人與土地的親密關係,是人得到安身立命的基礎。」如何與土地互動,應該是人們共同的期待,「讓環境徹底的改變,而不是某種抵銷。」廖建宏舉例,變頻節能設備只是減低,對流通風設計則是根本改變。追求物理性的舒適生活,不外是冬天得到最大的光照、夏天避免陽光進入室內,「樸門並不是一個新的學問,如坐北朝南、材料、顏色、斜屋頂,透過祖先、原住民的生活智慧,找回來。」

然而樸門認為資源的投入都是一種耗用,必須利用設計減少耗用。特別強調稀少的水資源,廖建宏說:「臺灣生產一公噸的水(一度)將近二、三十塊,卻賣十多塊,不計入環境成本,拿去洗車、澆花、沖馬桶,樣樣使用自來水。」臺灣,讓外國人驚訝的一件事:用乾淨的上水(自來水、雨水)沖馬桶。

M-201509-144-p0901-400

▲透過基地分析,了解所有的資源、能源的流動,並以生態學全面規劃建立自治的系統。圖為廖建宏於樸門基礎課程「小組設計」中,其他小組同學所提出的空間及栽植設計構想。

樸門重視各種資源、能源的利用與再利用,透過雨水收集、中水回收(洗米水、洗澡水),樸門建議分散式儲水,每戶都有雨水收集,就有上億噸的水,就是好幾座的翡翠水庫,也大大減少水庫維護成本、崩壞、軍事攻擊等潛在危機,「桃園臺地上很多埤塘,就是很好的分散式水庫。」可以涵養水資源的土壤,覆蓋了不吸水、不保水的柏油,淤積的雨水反成了多餘、災難。

廖建宏在臺北長大,想起兒時生活的環境是那麼地美,父親常帶他們去外雙溪、碧潭溪邊玩水,如今他卻不能帶孩子重遊舊地去抓魚、游泳、玩水,他心想:「我們這代人做了什麼事情?」這些美好回憶一一不見了,如何讓他們再回來?

美洲原住民族關於「未來七個世代的著想」,正如廖建宏多年來的生活感悟:「寬容沒關係,是非對錯要很清楚。」樸門的實踐是個同心圓,必須依據倫理,因地制宜的原則、發展策略及運用技術,這些都必須持續回歸倫理思考,以慎重的心情向子孫借用並善用地球。

原刊登於 2015年9月144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