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公平,我們還可能再做什麼? 兩個OBS的夢想

2012-02-29・生活提案

文/漂風與慕雨

二○一一年的十二月中旬,我們跟著本社的國際交流委員會走了一趟自費的香港學習旅程。看看別人走過的軌跡,多方思考合作社的可能性。

「生活在這個時代,誰也不能獨善其身。我們每天做出的選擇和行動,都會對其他人或地區造成正負面的影響。」在樂施會的文宣裡,我們看到了這句撼動心裡的話,也觸動了我們進一步反思:合作社還能做什麼?我們有可能再為合作社做什麼?這也是支撐我們在一次次的挫折後,依然繼續前進的力量與約定。期待有一天,我們的夢想會被看見與實現。

尋找前進的力量

「公平貿易」(註一)是我們在此次行程中鎖定的主題之一。我們相信,合作社的進貨原則與原始初衷,都是希望協助小農及弱勢團體的成長,符合公平貿易的原則。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是需要再努力的呢?在樂施會、公平棧、香港公平貿易動力、國際十字路會等幾個參訪單位裡,我們看到了他們共同的關注──貧窮。

全球化為世界帶來了群體間互相依存的現象,也加劇了貧富差距,是許多國家目前面臨的問題。此外,也導致國際、國內間的衝突不斷,以及對環境的傷害、資源分配不公、糧食危機,需要我們正視並及早因應。以下,是此行參訪的幾個團體的簡介。

▲「公平點」是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的零售點,也是其產品品牌。

樂施會(Oxfam)

成立於一九七六年,致力於消除貧窮及與貧窮有關的不公平現象。初期開設二手商店,為世界各地的扶貧工作籌款,之後在窮困地區支援各種發展工作,協助改善生活,發生災難時提供緊急救援。此外,也積極探討造成貧窮的原因,因而舉辦公眾倡議運動,如公平貿易、企業社會責任,以及幫助窮人對抗氣候變化,不容許氣候變化而加劇貧困,將滅貧工作的成果化為烏有。

樂施會互動教育中心則提供中小學生不同主題的探索活動,如貧與富、環境與災害、資源分配與饑餓、戰爭與衝突、國際貿易與貧窮等。

公平棧

二○○四年成立的香港社會企業,致力推動責任消費,透過公平貿易和有機食品改善環境與貧窮。產品包裝簡單,使用環保紙張,以大豆油墨印刷,辦公室儘量使用節能電器與捐贈的家具,如需出國搭飛機則購買碳排放信用額,參與「碳抵消」計劃。零售點採「店中店」方式,於友善團體中設立。

香港公平貿易動力

成立於二○○五年,是間以推動香港及中國公平貿易為使命的社會企業,讓處於弱勢的生產者得到合理回報。

其理念為與生產者建立穩定關係、保障工農生計,秉持互助互惠的精神與生產者、消費者的合作組織合作,透過倡議責任消費和教育,加強消費者對社會及環境的關注。「公平點」是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的零售點,也是其產品品牌。

國際十字路會

是一個非營利機構,專將香港過剩物資轉給當地或國際社福機構,服務對象包括孤兒、老年人、身障、窮人、難民、災害受難者。此外,並提供醫療與教育給相關團體,並於會址中設立貧民窟,讓訪視者體驗貧民生活。

在上述團體的扶助內容裡,有些項目是我們已經在進行的,有些是我們尚未起步的,這些都是極佳的參考。最後,我們將思考,在面對貧窮問題時,合作社可以努力的方向:

一、如何發揮合作社自助人助的精神,利用合作社四十二個站所與社區連結,尋找需要幫助的人,成為協助對象。

二、扶貧角落的設計。將多餘物品、即期品、二手商品提供給需要的人取用。

三、仿公平棧的方法設立「店中店」,提供櫃位給弱勢的個人或團體販售產品或手工藝品。

四、倡議運動的發起,並針對中小學生設計體驗活動,體驗貧窮的滋味。例如合作社於前幾年舉辦的貧富宴。

以上,是我們參訪後的心得。後續的執行,需要更多的配套措施及縝密思考。令人高興的是,在此次的參訪中,知悉樂施會即將於今年在台灣設立辦公處所的好消息。今後,我們的交流與學習將更確實與緊密。(作者:北社資深社員、參與共同購買運動超過十年以上)

 

註一: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制定以下十項公平貿易原則:

1為貧窮及弱勢生產者提供改善生計的機會。

2運作及買賣過程具透明度。

3持久的貿易關係。

4給予生產者合理價格。

5禁止使用童工或壓迫勞工。

6承諾不歧視,促進性別平等及結社自由。

7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

8提升生產者能力。

9推廣公平貿易運動。

10生態環境可永續發展。

▲公平棧採「店中店」方式,於友善團體中設立零售點。

原刊登於2012年02月101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