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年節更有味道-香港「快樂社區@廚房」

2012-01-31・生活提案

文/王常怡 圖片提供/劉麗凝

這個月,我們可以過兩次年。但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現在過年的感覺越來越淡,就連最具象徵意義的年夜飯,也越來越沒有味道。本文介紹由香港嶺南大學「和平婦女計畫」推動的「快樂廚房@社區」活動,讓我們看看都市化程度更高的香港人,如何找回屬於年節食物的故事與記憶。

想要推動與食物有關的活動,首先得要找到一位很會做菜的廚師。「快樂廚房@社區」的靈魂人物王愛華,是一位從廣西嫁到香港十年左右的新移民。她離開農村生活不是太久,加上對傳統的飲食生活非常留戀,因此,她不只在活動中以美好滋味滿足了大家的胃,也以濃濃的情懷感動了許多人的心。

愛華認為都市的商品經濟,既方便又發達,以粽子為例,隨時可以買到各種不同口味的粽子。但那些粽子大多數由工廠生產,很可能有添加物與防腐劑,更欠缺了人情味。她回想起小時候,每年一到端午,奶奶就會包粽子,印象中家人圍在一起包粽子的氣氛,讓人非常懷念。

▲「快樂廚房@社區」的靈魂人物王愛華。

透過食物與年輕世代溝通

愛華寫過一個對聯「社區人地情、民間風和味」,這正是「快樂廚房@社區」的核心想法。她尤其希望能將傳統食物中所包含的文化意義傳承下去,因此,在計畫團隊工作人員劉麗凝的協助下,舉辦了多次傳統手藝工作坊,教導年輕人包粽子、做月餅、蒸蘿蔔糕等等。

一位參與工作坊的「八○後」(台灣的說法是七年級)女生周暉說,食物讓她想到了家庭,小時候奶奶還健在,每逢過年都是全家人一起煮東西來吃。奶奶過世後就失去這樣的機會。她補充說,長大後,由於生活忙碌,不要說大家一起做飯,就連聚在一起吃飯的機會都很少。

劉麗凝本身還是學生,在還未參與「和平婦女計畫」之前,也像一般的年輕人,對農業、食物、土地都非常陌生,參與相關活動之後,不但跟著香港少見的有機農夫下田耕作,也開始協助愛華,透過食物與年輕世代溝通。麗凝說,只要有時間,年輕人都非常願意參加工作坊,而且,也都非常能接受健康美味的有機食物,只可惜,有機食物在香港實在太少了,尤其身邊快速方便的食物那麼多。她認為,如果有好的環境,相信年輕人會對食物、環境、土地等問題有更多的關心與興趣。

比起台灣,香港的農業更加隱形與弱勢,糧食自給率只有約7%。因此,說起香港,已經很難讓人聯想到農業、農村與農民,而「快樂廚房@社區」的第二次活動,就選在因建設高速鐵路而即將被徵收的「菜園村」進行。

喚醒舊時美好回憶

與台灣的大埔、灣寶、相思寮情況非常類似,菜園村因為廣深港高鐵徵地事件而聲名大噪,也讓當地人意外發現,原來香港還是有農業。因此,儘管「快樂廚房@社區」強調食用當季食物、取用在地食材,但由於香港的農業實在太過式微,活動當天有許多材料還是必須進口,包括從廣西來的有機糙米與傳統手工米粉。

「快樂廚房@社區」菜園村活動在中秋時節舉行。那是菜園村最後一次中秋節,因為當時菜園村馬上就要被拆遷。過去,有許多活動曾在這裡進行,但大多聚焦於對土地徵收的抗爭或是對農村生活的懷舊,「快樂廚房@社區」則讓參與者品嘗在地生產且由當地人所烹調的餐點。

活動開始前,農夫與烹調者一一上場,介紹食材與菜色,用餐結束後,參與者則訴說自己參與活動的心得感想,並有「一人一故事」的小劇場即興演出。中秋夜、一個即將消失的農村、一段段被食物喚醒的回憶與感情,讓那次的活動非常成功。(本文取材自嶺南大學群芳文化研究及發展部所發行的《社區廚房》影片)

▲香港理工大學出版,內容介紹了包括菜園村在內的十八戶香港農民。

▲由年輕人一手策劃的「一人一故事」小劇場即興演出。

【BOX】

「和平婦女計畫」開始於2005年,目的是要讓婦女在各方面的努力讓更多人看見。當時有一群人思考到:諾貝爾獎帶有精英主義色彩且偏向男性,因此,她們提名了一千名的女性,其中中國佔了108位(此一千人名單乃是按人口比例來分配)。

和平婦女計畫「快樂廚房@社區」相關工作人員與團體,曾經在去年八月來合作社參訪。在座談會上,她們非常羨慕台灣的環境。畢竟,比起香港,台灣的農業依然蓬勃、農地也還算廣大。但仔細想想,如果我們現在不努力讓台灣的農地保持農用,誰說有朝一日,台灣不會像香港一樣,只有在特殊活動、特殊節日時,才吃得

原刊登於2012年01月100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