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過得快樂、如何照顧身心靈?從各個專欄中找到快樂的秘方,讓老去也能優雅美麗。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衰老退化,食慾也隨之降低,該怎麼解決? 此次,特邀專業營養師團隊組成的「媽媽食驗室」,分享高齡者如何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
2022-12-13 樂齡生活 生活提案
2008年我有機會到日本養護中心探視日本祖母的時候,看到長者們正在玩帶有緊張感的張床,也看到日本養護機構的住宿環境,相同住房面積下,日本擺設兩張床,環境潔淨舒適,台灣則可能是四到五床,長輩僅被安置與看管。台日間極大的差異讓我感受十分震撼。
2022-12-12 樂齡生活 生活提案
身體的照護可以透過飲食、運動來修復,那面對慢慢變老的心理健康呢?台灣創齡資深推動者周妮萱,引進國外盛行多年的創齡概念,集結各地藝術動能,用文化來照顧心靈的韌性。
2022-11-14 樂齡生活 生活提案
集結醫護相關背景人員的「社團法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致力於把家改造成病房,讓病人有尊嚴地完成最終願望。本文由孫瑞鴻理事撰文分享她今年參與高雄年會的心得及親身經驗。
2022-09-13 樂齡生活 生活提案
社區力點線面媒體平台(以下簡稱「社區力」) 是基督教芥菜種會成立的自媒體,對於高齡議題、社區發展,和環境面向的關注與主婦聯盟合作社理念不謀而合。走入社區瞭解社區需要,以社區傳播的方式深入在地,培力居民參與公眾事務,用媒體力量落實自助互助、共享共好的理念,並建立在地支持網絡。
2022-08-15 樂齡生活
這幾年,長者吞嚥障礙議題廣受照顧界的重視,畢竟即使身體再衰退、疾病不可逆,總不能割捨台灣諸多的美食或者家人烹調的飯菜,月刊邀請專家來為大家介紹吞嚥功能保健方式。
2022-07-11 樂齡生活
近幾年,老年人口上升、青壯人口減少,高齡化社會越來越有實感。隨著青年往城市聚攏謀生,在不少鄉村地區,就剩下長輩獨自生活,他們的日常起居、身心健康由誰照料?如何照料?都是當代欲打造高齡友善社會備受關注的面向。
2022-03-14 樂齡生活
長者多重慢性病衍生出就醫頻繁、看診用藥科別多、吃錯藥風險高以及病家生活壓力。2021年主婦聯盟合作社公益金補助團體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倡議發展以人為中心的整合性醫療服務,為高齡社會下必須瞭解的就醫觀念。
2021-08-25 樂齡生活
陳懷萱老師曾在北南分社福祉委員會與永和社區大學合作的「回家—在宅醫療是最好的病房」電影交流活動中,探討在宅醫療的概念,本期邀請陳老分享「在地安老」的概念。
2021-05-11 樂齡生活
失智症不是一天造成的,它是認知功能、神經細胞,逐漸緩慢的退化、死亡,而「輕度認知障礙」便是一個介於正常認知與失智間的過渡狀態。因為症狀輕微,又與正常老化的認知退化相似,常常家人會認為「老了不就是這樣,忘東忘西的很正常嘛」,直到已經失智,才帶來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