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國土計畫深水區論壇」 到邁向永續農地的第一哩路

2019-04-11・能源議題

文/吳其融.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組研究員

農地佔用問題嚴重 論壇成員力促行動方案

台灣正面對失控的農地違規、土地管理制度的老舊,土地問題在國家邁向已開發的過程中不斷凸顯。民間團體在2016年國土計畫法公告施行後,深自體認不能與民間社會脫節,於是自2018年開始舉辦每月1次的全國國土計畫深水區論壇,期望讓民間社會共同面對問題,打造永續的環境與農地。

深水區論壇的主題,包括農地、違章工廠、山地農業到工業區,每場講座均有60至90位民眾參與,積極就相關議題提問。但這個社會關注,其實是奠基於漫長的行動與探討。

1980年代開始的社區公害自力救濟,1990年代透過政府打開環境影響評估的民眾參與空間來進行專業攻防,2000年開始形成對抗大規模土地徵收、區段徵收所爆發的農運反徵收運動路線,民間團體不斷要求政府針對各種大型開發案清楚闡述其必要性與公益性。但與此同時,政府卻放任違章工廠於農地隨意「違規」興建,於是自2015年起,民間團體開始摸索、 探討農地違章工廠課題。

2016年底,地球公民基金會召開記者會揭露違章工廠問題,並與多個民間團體組成保護農地群組共同參與討論、聲援,包括:環境資訊協會以資訊公開為目標,以稅籍推估全台違章工廠家數;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以法律專業,進行法律評估、修法路徑研擬;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從食安角度提出解決違章工廠問題的迫切性;台灣農村陣線則以農業發展角度提出針砭;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以第一線的監督、發聲,成為民間社會的重要基石。經過一段時間倡議,終於督促政府於2017年10月公布跨部會的「保護農地—拆除農地上新增違規工廠行動方案」,透過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結果查詢圖台,將台灣農地違規使用的黑盒子揭開:農地違章工廠的佔用面積高達1.3萬公頃,佔地筆數更高達13萬筆!

▲彰化農地違章工廠拆除。(照片提供/彰化縣環保聯盟)

▲農委會公布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結果,紅通通的違章工廠(圖中位於彰化鹿港)第一次現形。(資料來源/農委會查詢圖台)

關注工輔法修法方向 借鏡日本產業發展經驗

然而,政府提出的行動方案,僅象徵性以17家新增建農地違章工廠為標的進行處理,即便如此,仍有許多地方政府怠於執行。2019年,工廠管理輔導法的錯誤修法方向將導致台灣農地違章工廠興建速度飆升,卻成為政治議程上不可明講的「最優先」法案。目前行政院的修法方向是將違章工廠能夠取得「假合法」的期限,從2008年3月14日前設立放寬到2016年的5月20日,並且將沒有任何實質輔導的臨時登記工廠制度(特定工廠制度),在未規範登記期限下變成2年更換1 次使用執照,等於大幅放寬違章工廠臨登限制。由此可見,我們距離「農地農用」目標仍然非常遙遠,需你我持續關注。

地球公民基金會曾於2018年7月前往日本參訪,拜訪自1966年運作至1992年的「公害防止事業團」職員、研究學者以及相關業者,獲得許多啟發。首先,我們得正視,所有在土地上戮力生產的產業均有其重要性,必須奠基在重視農業、工業的前提下,研擬出產業發展的輔導條文。日本的中小企業早期與台灣一樣,位於都市土地內,台灣只是將這樣的中小型工廠遷出都市,但日本卻注意到中小型工廠,因為資金、規模以及技術的不足,而難以改善生產條件,於是透過要求組成合作社、提供極低息長攤提期的財務借貸以及環工、清潔生產技術的引進,並將其遷移至城市週遭的不利耕作土地。

此外,有關新增建違章工廠的舉報及行動,地球公民基金會嘗試在今年度建置公文舉報流程,以緩解舉報民眾被地方政府「盯上」的擔心。民間團體將會持續要求政府全面落實針對新增建違章工廠斷水斷電、即報即拆,並督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提出解決問題的實質對策。

期望有一天,不再看到各色廢水流入灌溉渠,農地不再長滿重金屬污染的稻穗,你我均能安心食用台灣農作物;農村的鄉間小路也不再有大量違章工廠的貨車疾駛,以及持續隨意興建的農地鐵皮違章工廠。我們一直認為,這些都是最低標準,即便耗盡心力,只能不斷努力、堅毅同行。

▲彰化縣頂番婆地區農地上新建的違章工廠。(照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