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綠學堂(七)說我們的島側記

2014-09-15・本土農糧 麥田與雜糧守護

圖說:公視我們的島記者郭志榮認真講述觀察土地的紀錄

紀錄整理:陳民傑

主 持 人:張雅雲(主婦聯盟合作社企畫部)

分 享 人:郭志榮(公視我們的島記者)

「記錄」是一種介入行動的形式。郭志榮是公共電視《我們的島》記者,也是「漂浪島嶼」部落格作者,十多年來以記錄者的身分參與了台灣的環境與農村運動。在這樣的歷程中,也就孕生了某種視角與姿態;在合作綠學堂系列座談中,郭志榮即以這樣的姿態為我們講述台灣農村的故事—「說我們的島」。

記錄農村的開端

郭志榮加入《我們的島》團隊,正是台灣加入WTO的時期,當初的關懷焦點便是WTO對台灣農業的影響,然而十多年來,台灣農業在面對強大衝擊的同時,也在孕育新的力量。他說,台灣的農村此時正在經歷「農藝復興」,他以歐洲歷史上的文藝復興作為類比—現代農耕技術對環境的衝擊,加上台灣農村在偏向工業的發展政策之下的艱困處境,農業可謂長期處於黑暗期,而此時正在孕生新的力量,從古法中(例如各種自然農法或有機農法)學習以更謙卑的態度對待環境資源,而這種種行動正擴散到社會的其他層面,開始改變整體社會。

郭志榮敘述的各種環境運動中,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常常參與其中。合作社當初發起的消費者運動,期望以消費者的力量透過共同購買改變食物的產銷環境,後來則從對糧食的關注延伸到對整體環境的關懷,帶著主婦們走上公民行動的前線。合作社企畫部張雅雲說,合作社在這逐步的學習過程中,介入苗栗灣寶反農地徵收的抗爭,某種程度算是一個轉折點,讓合作社更積極參與台灣的環境運動。

經濟領頭的土地開發

無情的土地開發,是讓台灣農業陷入黑暗期的原因之一。近幾年來的反土地徵收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環境抗爭,不難看到郭志榮的身影。他深入農村現場,看著政府以各種名堂強行徵收農地,當中的黑箱作業與惡意欺瞞,讓人看到政商勾結下的種種荒謬。

當土地變成資本的時候,我們賦予土地的價值,便開始與糧食生產,乃至與人類的真實生存環境脫鉤。農田開始被看成是「未開發」的土地等待被商業開發,大片大片的農地空置著,卻有許多有志農業的青年找不到可以耕作的土地。郭志榮說,那些荒廢的農地都是中介者等著脫手變成建商用地;於是,島內從南到北皆是入住率奇低的華麗住宅。「房子已經不是供人居住的地方,而變成了投資客的交易商品。」

然而土地的價值也不該只是為了給人類生產食物,這畢竟是過於人類本位的思考,以生產替代土地全部的價值。於是企業財團開始發展無土耕作技術,這看似高科技、安全、健康,實際上卻引發了另一個層面的憂慮。郭志榮說,大規模的室內農業,或許會合理化財團徵收農地的行徑,聲稱用這種「植物工廠」來取代他們所摧毀的農地,繼續為人類生產糧食。「可是,農地不只是種植糧食,農地還有蜜蜂、青蛙和蛇啊!」在我們所視為理所當然的發展圖象當中,似乎忘卻了這個環境本該是人類跟萬物共同分享的。

「里山」的生活

因此我們需要像是「里山倡議」這樣的概念與實踐,以一種更全面的視角來看待身處的環境。日文「里山」(Satoyama)指的是社區或村落周圍的山林,也就是介於高山和平原之間,包含社區、農地與森林的混合地景。以台北郊山為例,包含草生地、溪流與池塘等等的地景,這不僅是作為農業生產或休閒綠地,更是孕育生物多樣性的棲地。里山倡議的願景,是以符合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生態的原則,讓社會生活與里山環境和諧共生。里山倡議從維護地景延伸到生活的各個層面,包括飲食—尋找食物的原味,並且重新發掘老祖先生產糧食與料理食材的古法,經由「里食」來重新與自然環境相連結。

郭志榮說著島上正在經歷的「農藝復興」,即像是里山倡議這樣,重新發掘古老思維的價值,賦予新時代的生命力。那是先民親近土地的情懷,而我們似乎在近年的「新農下鄉行動」中重新看到這種溫暖的行動力量。

記錄農村與說我們的島,重點並不只是在於讚頌田園生活的美好浪漫,而是在走進農村、深入在地之後,自然引發的種種省思—檢視這個國家的發展模式,思考我們所追求的理想社會應該是怎樣的面貌。省思之後的行動,必然會從單純的農業議題擴散到社會的其他的層面,因為所有公共議題皆是環環相扣。社會是由不同群體的行動者相互連結與建立網絡,像合作社張雅雲總結道:「合作社社員作為消費者,與農業生產者所建立的關係,其實就是『找一群人去挺另一群人』。」而各種社會行動就在這樣的連結與擴散中,推動著一股正面力量的循環。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