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綠學堂(一)打造農場到餐桌的友善平台側記

2014-09-03・本土農糧 麥田與雜糧守護

圖說: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馮小非與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主席許秀嬌講述產地到餐桌(圖/張雅雲)

紀錄整理:陳民傑

主 持 人:許秀嬌(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主席)

分 享 人:馮小非(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

「合作」是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核心精神,20多年以共同購買去實踐合作理念,並持續關注農業、環境和食品安全等議題。台灣需要多元面向的社會力,不同NGO\NPO關注不同社會議題,但跨組織的合作可以創造更多的力量與可能。「合作綠學堂」從對話開頭,分享彼此的行動經驗,並從議題討論中找尋合作連結的可能,2014年適逢聯合國「國際家庭農業年」,議題也將聚焦於農業與環境面向,為永續發展找尋更多行動的可能。第一場合作綠學堂邀請到的是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馮小非與理事主席許秀嬌對談。

從媒體人到柳丁農,十幾年來的經歷,讓馮小非習得一種視角—以更全面的思考模式去解讀台灣的農業環境。而後「上下游新聞市集」的成立,讓她得以介入其中,從個人的熱忱出發,組成團隊力量,進而尋得一個施力點去改變我們身處的農業結構。

農場到餐桌

「2014合作綠學堂」第一個場次的主題是「打造農場到餐桌的友善平台」,合作社理事主席許秀嬌在座談會上說:「合作社社員跟生產者不是買賣關係,而是夥伴關係。生產者有責任提供安全、健康的產品給合作社;合作社則有義務支持農友的生計。」有別於市場經濟中的買賣關係,合作社期望建立與農為友的夥伴關係,必定包含透明的資訊傳達、理念溝通,乃至食物生產過程中風險的共同承擔。

「上下游新聞市集」是媒體,也是一個網路農產品市集;更確切地說,是一個平台,承載的是食物生產和消費兩端的溝通空間。創造生產者與消費者在其中交流溝通、結集力量的平台,這些確實也與多年來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努力的目標相符合。

除了媒體工作,馮小非也親自投入農業生產,透過實作與省思而有所體悟,認為創造一個農友與消費者得以溝通的平台,或許是台灣農村困境的出路之一。在座談會中,她的精彩農村經驗彷彿帶著與會者走了一趟驚險奇幻的柳丁生產之旅。

從柳丁的開端

馮小非的故事要從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講起。在變成農友之前,她是媒體人。地震發生之後,她走入南投中寮,當時的任務是協助當地居民辦社區報,腦子裡完全沒有務農這回事。

災後的社區重建困難重重,因為地方的農業無法重振,甚至危及村民的生計。馮小非提議「無毒農業」,希望說服農民來種無毒的柳丁,這是大勢所趨。「我已經住在那裡好幾年了,除了改變農業結構,我看不出這個地方還有什麼出路。」現在回頭看,她說,那時候是多麼天真、無知。

當時透過合作社的引薦,馮小非得到合作社產品顧問林碧霞博士和鄭正勇教授的協助。初期小非對農業、對果樹、對農事的認知近乎一片空白,連林碧霞老師也顯露出擔憂;而馮小非說她「願意學」。「後來,我才知道,對於果樹的無毒栽培而言,『我願意學』這句話的背後是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馮小非在2004年開始行動。原意是透過她的協助統籌資源,讓當地農民把果園轉型成為無毒栽培。後來社區農民實在無法承擔轉型所帶來的壓力而打退堂鼓,最終是馮小非自己硬著頭皮上戰場。那個時候,在她眼前的是一片因長期使用除草劑、除蟲藥、化肥而導致土地貧瘠的柳丁園,而她的理想是要讓這片果園恢復成自然無毒的狀態。

「我一竅不通,老師又不在身邊,唯有勤於記錄,讓老師可以遠距離教導我要怎麼做。」後來這些農事日誌成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非常重要的交流內容。幾年下來,果園中每時每刻的變化,成了馮小非的生命養分;有時是當頭棒喝,有時是微小而溫暖的心靈觸動。「每天晚上,都會有鄰居跑來跟我說『欸,你這樣不行啦……』壓力真的很大。」身在如此處境,她也才更能體諒當初選擇退出的農民。

馮小非以系列照片講述了柳丁的生產過程。從開花、結果到收成,每個階段果園都呈現不同的生態面貌。她沉浸在感動中,讚嘆大自然的生命奇蹟,而往往總是在這美好的心靈觸動還來不及消逝之前,隨即心頭一震—這些昆蟲將要對收成造成多大威脅!

產銷的困境

「你真的能忍住不噴藥嗎?你是一個農人,站在活生生的蟲子前面,你真的不會想要它死光嗎?」馮小非這話引來聽講者大笑。她接著說,在務農之前,總會輕易的譴責農人,怪他們危害環境、怨他們傷害消費者,以自己的永續生態觀念而自恃優越。城市人花錢消費,往往把手上的食物視為理所當然,全然無法想像農產品種植過程中農人所付出的勞力與用心,以及處於弱勢的農民所承擔的生計壓力。

當然,靠著全力與蟲類和鳥類鬥智,馮小非最終撐過去,沒有噴灑農藥。可是過程的艱辛只有身歷其境才能體會。在轉型期間,她生產的柳丁還是以慣行農法的價錢賣出。「一斤六元。這是一個被人把臉踩在腳下的價錢。」她分享了一段小故事:住在農村好幾年之後,再次走進百貨公司,是為了出席哥哥的婚禮而去選購衣服。「你知道嗎?隨便一件衣服都要幾千元。我整個腦袋一直在換算。一斤六元,我穿著一千斤的柳丁在身上……」小小一段往事,足以說明這個社會結構的不平等;農人的艱辛勞動最終換來的卻是弱勢的經濟地位。

柳丁賣出去後,馮小非還得處理許多顧客的投訴,多多少少積累了一些負面情緒。因為不用藥,所以果實成熟後可能會遭果實蠅產卵,果實到消費者家中放置一段時期後,會因蟲子孵化而腐爛。她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向消費者解釋這一切,過程中也就更加意識到台灣的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嚴重缺乏溝通的橋樑。「城市人不瞭解食物的生產過程。通路商則總是用各式各樣的分級系統,把農民種出來的部分外觀或大小不符合要求的排除掉。這美其名是在照顧消費者,實際上是在挑戰農民生產的可能性,農民痛在心肝裡。而另一方面,消費者也不是天生就疑神疑鬼,覺得你故意要給我不好的柳丁。並不是,他們只是不瞭解。」馮小非一直在思考的是,這些不同角色的需求,如何協調、統合?她說,台灣雖然小小的,但農村與城市的鴻溝比我們想像中的巨大。

她的農事經歷的再延伸,即是「上下游新聞市集」的創辦,而後來的發展,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平台。這個平台由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所組成—「新聞」很重要,肩負著把農業的議題帶入公共討論空間的責任,並且發揮設定議題的功能;「市集」則是農產品銷售平台,也是上下游的收入來源。

如何改變消費

合作社長期以來所做的社員教育,透過把生產者帶到站所、把社員帶到產地,甚至安排農事體驗活動,與「上下游新聞市集」是一樣的理念。馮小非說,台灣社會面臨的一大挑戰,即是我們對農業的想像力嚴重匱乏,而另一方面大企業正在以資本抹殺掉我們的食物生產與消費的多元性。去體驗、去了解,然後把農村議題連結到你對社會的思考之中;而在這樣的思考圖像中,我們也就更能體會到合作社這麼多年來所倡導的「以消費的力量改變社會」。

「我們能不能開始去影響身邊的人,例如,不要再走進家樂福之類的大企業消費。我們畫一條線,然後讓你口袋中的錢,在你喜歡的圈子裡流通;去跟你信任的小農購買,你知道他會為你生產安全的食物,而且你知道他不會用你的錢去炒房地產,不會因為賺了你的錢而把社會變得更糟。」

如果我們希望有一個精彩、多元的世界,就必須有所付出;想要有安全的食物、永續的環境,我們也必須與農人一起,共同來承擔一些風險。這樣,不管身為食物的生產者或消費者,我們都靠在一起,而不是站在彼此的對立面。

馮小非說:「我很高興曾經有機會去務農,有機會去看見一個有趣的世界。」而我們也很高興有機會聆聽這些故事,開拓我們對未來美好社會的想像與實踐。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