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共同購買教會我的事

2023-07-17・社內大小事

文、攝影/潘嘉慧.北南分社社員代表

從中正90取貨站一直到回歸新店站所接任站長職務,20多年來的參與,和許多社員建立彼此關心、互助的好友誼,合作社像是余淑姍第二個家。
 
念舊的她收藏著合作社各式文宣,每一份都是珍貴記憶。
共同購買運動初期資金並不豐厚,無法承擔店面經營的支出,取貨站往往從班長家客廳的一隅開始經營。2000年在第一屆理事主席陳來紅促成下,中正90 取貨站在新店中正路90號落腳,由幾位資深前輩共同出資成立,除了出錢也出力。和許多女性一樣,淑姍婚後選擇回家養育子女,年近40歲,孩子上學後,才有機會二度就業,她說:「很感謝合作社提供舞台,讓我能夠在這裡發揮,尤其當年取貨站的工時彈性,合乎婦女二度就業需求。」
 

共同購買如同自己的事業

一開始的取貨站社員數不多,只有週二、週五進貨,淑姍分享道:「當時我的孩子就讀幼兒園,每週二整天上課時,我就到中正90幫忙製作熟食,促進社員利用。」回憶當年,「那時候我們就有即食料理的概念。」第一個手作產品是為了去化麵粉的雜糧饅頭,裡頭加了堅果、枸杞,讓社員帶回去方便當早餐。後來也製作滷肉燥,因為堅持環保,僅提供保鮮盒盛裝,成功推廣豬絞肉,讓社員餐桌上多了一味下飯的料理。

隨著孩子長大,她可以投注更多時間在工作,2011年,中正90取貨站轉型成「新店好所在」(註), 淑姍在隔年也轉調三重站成為正式員工,2014年接任新店站站長,回到新店服務在地熟悉的社員是她一直期盼的,但擔任站長職帶領團隊必須扛起更大的責任,「我一直抱持著經營自己事業的心態在做事。」這是當初她在取貨站時建立的心態,因此當踏進站所、穿上圍裙,便全心全意努力著。
 
余淑姍(右一) 與新店站的站務團隊。

從了解到認同 學會待人接物

加入取貨站第二年,綠主張公司轉型成主婦聯盟合作社,當時還不了解合作社的經營模式,淑姍很疑惑:「為什麼每週只來打工兩天,薪水不多卻還要出資兩千元加入合作社。」當時合作社十分鼓勵站務人員參加解說員及各種培訓課程,尤其中正90取貨站還提供去上課的夥伴加給。她自己成為解說員後,除了認識合作社,更多了幾分認同,甚至透過入社解說,發掘新社員的特質,邀約參與社務活動及地區營運。「即便現在線上入社更方便,有機會我還是會向新社員介紹產品原則,讓他們更了解合作社。」淑姍認為,多些耐心跟新社員解說,讓他們認識合作社及產品開發原則,有助於建立彼此信任感,將來也能減少產品客訴等問題。

她也分享到,自己年輕時記憶力很好,當時入社資料KEY 入電腦建檔,完成建檔當下也記住社員名字,下次當對方走進站所,便能親切地打招呼。身為站所的工作夥伴,自認盡心做好每件事的她,卻曾因為一件社員客訴覺得委屈,整整哭了快半個月,自我要求及自尊心強的性格讓淑姍在工作上求好心切,但在組織工作這些年,她也慢慢學習放下,「合作社讓我修正很多待人接物的態度,也是一種學習。」淑姍笑笑地說。
 
站所的大小事她總是親力親為。

將惜食愛物內化成習慣

參與共同購買運動23年,讓淑姍養成惜食愛物的習慣,因為生產者面對面、生產者之旅,甚至是透過產品教育課程,認識許多農友與生產者,了解每樣產品、蔬果作物都是老天爺賜予的禮物,更捨不得任何產品被耗損。在中正90 取貨站時,過年前剛好是豆薯盛產期,淑姍和夥伴們將豆薯和絞肉製成應景的年菜獅子頭;而現在遇到即期品或醜蔬果,她仍不改初衷,與許多同仁一樣,總是很惜福地將它們買回家。

從共同購買時期開始,社員一直是重要的共同出資者,也是共同經營、利用者,如同淑姍說的,如果我們把合作社當成自己的事業經營,怎麼會捨得產品在架上放到過期,或者眼睜睜看著蔬果耗損呢?不論從事業經營或珍惜食物的角度,減少浪費也是實踐環保的好行動。
 
余淑姍將不耐貯藏的黃梅加工成黃梅酒,減少耗損。


即新店站所,一切經營運作皆回歸社內營運團隊。早期社員多以「好所在」稱呼站所,一方面也呼應合作社在社員心中就是一個如家般的好地方。


(首圖圖說:早班時淑姍會將蔬果上架,季節流轉就在菜籃中。)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