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栽種‧安心水果

台灣是寶島,拜地理環境所賜,加上堪稱世界之最的農業技術,不管是熱帶水果、亞熱帶水果,或是溫帶水果,都可以栽培生產;生活在台灣真幸福,每月皆可品嚐各種風味的季節水果!合作社的果農們大多以友善環境方式栽種,努力使農業生產與自然生態共生,更提供社員健康、安全、美味的當季果物。

最新友善栽種‧安心水果 2025-10-03

《剩食風暴》「剩」嚇你不敢看!當食物成了廢物...廚餘桶裡的晚餐

如果家裡的食物快要過期,短時間內又吃不下,您會怎麼處理?相信不少食物最後的命運,就是進了廚餘桶。根據環境部近三年的統計,台灣每年的廚餘產生量都在50萬公噸上下,但在這些廚餘裡,其實有不少都是「可食用」的食物。要減少食物浪費,最重要的,還是必須從源頭減量,減少「剩食」的產生。

近期文章

2025-09-17 產品故事  友善栽種 

工程師返鄉 種出金山唯一台農66號有機地瓜

許多遊客去金山,都會吃一碗地瓜圓冰、買一袋地瓜回家。但你知道嗎?全金山目前只有一位有機地瓜的農友,那就是建立陳家農舍品牌的陳忠慶,年產量僅約兩萬公斤。

2025-07-29 產品故事  友善栽種 

百香果汁之王隆重登場!等待夏日的酸甜

果園中一粒粒紫紅色、金黃色的渾圓果實,伴隨著夏日豔陽搖曳生姿,彷彿下一秒就要綻裂、金黃色可口的汁液就要流入嘴裡,想起這讓人欲罷不能的酸甜滋味……你已經口水直流了吧!就讓我們看看合作社四大百香果供應農友的真功夫、以及合作社有哪些與百香果擦出火花的產品吧!

2025-06-24 產品故事  友善栽種 

一年一果實 李子的收與藏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的李子不只是當季一口食用,還可以加工製作成果乾、果醬、釀酒、果醋以及料理;供應合作社的西瓜李農友喻嘉璧,分享客人的回饋:把西瓜李拿去冷凍之後打成冰沙來喝!酸中帶甜的滋味,更是炎炎夏日的首選飲品,這個夏天,就從一口李子開始!

2025-03-13 產品故事  友善栽種 

翻山越嶺進城來 原鄉枇杷友善生長真滋味

初春一早,比亞外部落鮮採枇杷迅速運上車,由北橫公路離開山群綿延的原鄉部落,經角板山、下大溪、轉三峽,搶在中午前來到新北市的台灣味工作室,迅速裝盒隔天送至各站所,完熟的風味是每年產季會讓人再度尋覓的滋味。

2024-12-17 產品故事  友善栽種 

入冬的儀式感就從吃雪梨開始吧

作為梨子產季的最後一棒,冬陽下的黃澄雪梨,是梨子家族掛在枝頭上最久, 並擁有「梨中之王」美譽的一員。體內飽含汁液的「雪梨」一如它的名字般,肉質細緻白皙,像皚皚白雪,沁人心脾。歷經開花到採收足足長達九個月的生長期,自十一月下旬到明年一月,已經甜美欲滴,準備與你見面。

2024-09-11 產品故事  友善栽種 

寶島甘露梨正得時 卓蘭首位百大青農為農園闢新路

寶島甘露梨清甜汁多,是許多社員喜愛的水果。農友吳保諒於今年榮獲卓蘭首位百大青農,來看看他如何種出高品質的寶島甘露梨。

2024-08-12 產品故事  友善栽種 

熬過初春少雨夏季颱風 得來不易的文旦柚

講到文旦,「麻豆文旦」是頂港有名聲,下港尚出名,論產量居於全國之冠,再往北一點的雲林斗六文旦,種植面積和產量也不遑多讓。面對氣候異常、農業缺工,聽聽臺南麻豆「國裕柚園」的李國溢和雲林斗六的詹東縈,兩位文旦柚生產者來自現場的甘苦談。

2024-05-14 產品故事  友善栽種 

安心吃荔枝!擺脫用藥與殘留量「雙高」標籤

隨著氣候變遷,荔枝栽種風險增加,但也因農業科技日新月益,有機會減少用藥扭轉農藥殘留的困境。目前合作社供應荔枝的農友有王乾坤、許倫肇、陳俊傑、楊耀煌、鄭盈琅、蔣世明,各有其特色及用心之處,實際走訪其中兩位農友田區,看見他們如何減少用藥,為了每一口安心荔枝而努力。

2024-03-05 產品故事  友善栽種 

釀梅季來囉!封存土地的好味道

三月中旬到清明節前是台灣青梅的盛產期,最難能可貴的是,合作社的青梅幾乎都是環保等級,適合安心漬物,而且不同時期的梅子熟度適合不同釀作手法,快將這一年一次、短暫而美好的自然滋味封存進甕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