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一幅在地風味輪 喚醒舌尖與地方的連結

2024-03-12・食農教育

文/李盈瑩・北南分社社員 圖片/主婦聯盟基金會提供 插圖/Freepik.com

秋末冬初,蘭陽平原迎來溼冷雨季,來自各地的社區工作者、自學團體,以及宜蘭在地農友、生態廚師、地方創生團隊一同匯聚宜蘭員山,參與此次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與主婦聯盟基金會合作的社區「風味輪」與「食農曆」繪製課程,期待以實際行動為在地物產找到出路,讓銷售與消費可以有共同語彙,讓飲食文化成為地方創生的媒介,進而永續在地。
 
參與工作坊之小組共同繪製食農曆。

吃一口在地物產的風土滋味

清早,小農送來當年收割的新米與當季採收的蔬果根莖食材,學員先與地方長輩及農友進行訪談,繪製各項物產從種植、採收到加工的食農曆,接著從風味較清淡的主食、雜糧,到各種葉菜、生菜等副食,再到味道較顯著的辛香料與水果逐一品嚐。
 
從主食到各種葉菜等副食讓學員逐一品嚐,發現食物更多不一樣的風味。
風味輪作為一種食物味覺表達的方法,於1979年便已提出,並廣泛運用於啤酒、咖啡、茶、巧克力等食材。這次風味輪的底圖上,除了列舉日常熟悉的「酸、甜、苦、鹹、鮮」五味,還有分屬氣味的青蔬味、本草味、大地的木質味、堅果味,以及甘香、乳香等甜香味。
 
講師張瑋琦說明,風味輪其實正是訓練更細緻味覺的好工具。
學員此起彼落地分享品嚐後的直觀感受:「高雄145白米吃起來很甘甜欸」、「高雄147有淡淡芋香」、「白蘿蔔生吃辛辣帶勁」、「芝麻葉聞起來有堅果香氣」、「牽絲的蓮藕帶點蜜香」、「新鮮的金柑酸中帶甜、苦後回甘」。每品嚐一項物產,學員就交換彼此心得,並透過投票統計,將各種食材的風味強度標記於圖上。
 

以地方食材延伸風味輪 深耕飲食文化

長年蹲點田野、深耕食農教育的講師張瑋琦觀察,在全球化影響下,民眾的飲食習慣已逐漸與在地疏離,她習慣在課堂上發問:「早餐有吃米飯的請舉手?昨天午餐或晚餐呢?」原先為主食的米飯,如今國人不愛吃了,造就稻米生產過剩,而自給率僅有1% 的黃豆、小麥、玉米,卻大幅仰賴進口。

張瑋琦強調:「別小看主食被取代的嚴重性,主食與副食之間有相互建構性,比如我們以麵包、漢堡、義大利麵為主食,就不會去搭配台灣農村適地適種的絲瓜、苦瓜,而是搭佐一年四季都能經由進口取得的洋蔥與馬鈴薯。」因此,她開始著手將原先在單一食材上運用的風味輪,延伸以地方食材為主體,經由在地焦點團體,以民主過程,表達並紀錄個體,乃至於集體的感官感受,比起人類學家挨家挨戶進行田野調查,風味輪以一種共創方式,有效率地建立基礎知識,也更易作為飲食文化的呈現。
 
長年深耕食農教育的張瑋琦期待學員透過工作坊和飲食文化有更深連結。(攝影/李盈瑩)

各地方有各自長出的味覺系譜

「飲食關乎於我們如何建構肉身,因此各地方都應該擁有自己文化的腸胃、文化的味道。」她以自身新竹客家背景的經驗分享,客家料理常被賦予鹹、香、油的印象,但獨漏的酸味其實也是客家飲食的要素,比如炒薑絲大腸不能沒有醋精、鳳梨炒木耳也一定要添醋,其它像梅干菜、長豆干更有來自歲月醃漬的微酸風味。

張瑋琦更進一步補充,「在地風味輪」並非「族群風味輪」,因為就客家飲食來說,北客與南客即有分別;同樣在花東海線及縱谷的阿美族也有差異,前者食海魚,後者為溪魚,且運用野菜的種類與經驗更為豐富。各地方都有自己的味覺系譜,故不宜以單一族群來劃分。
 

感受好吃以外的細緻口感

透過食農曆與風味輪的繪製,除了培養消費端的味覺公民,繪製的成果也期望能運用於地方食物設計。長期輔導部落食農教育的張瑋琦感嘆:「台灣各部落都在蓋麵包窯,但細看食材,充斥法國進口麵粉、日本進口奶油等國際原料,難道最後抹上一層以在地水果製成的果醬,就足以稱之為在地料理嗎?」

在地食物的生產與地方風味的保存,需要生產者、廚師、消費者三方皆具備足夠的意識。當日與會的在地農民團隊「八十佃穀倉」就分享了兒童食農教育的現場實況:「小孩無論是品嚐米飯、茭白筍,怎麼回答都是『好吃』兩個字!風味輪提供更細緻的詞彙選擇,似乎可拓展孩童在表達感受上的練習。」張瑋琦也認為,味覺的表述的確可透過學習而來,每種食材也並非只有一種味道,原態食物通常具有複合風味。

當我們的味蕾從小被甜味與香精馴化,模糊了天然鮮味與人工添糖兩者之間的區分,或許此時正需要回歸在地食材的原始風味,有機會不妨與孩子一起繪製屬於自家的風味輪、食農曆,透過實作培養成為逐漸覺醒的味覺公民。


(首圖圖說:以宜蘭員山的地方物產讓學員仔細品評、畫記風味輪。(攝影/李盈瑩))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