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與生產者共同開發1000多支產品,每支產品都能書寫一篇賺人熱淚的奮鬥史,來看看這些故事,讓餐桌上的風景更加迷人!
「責任消費與責任生產」是主婦聯盟合作社秉持的初衷,產品開發不只關注食安,更慎選包材;合作社不斷嘗試化廢為用,從2+5實驗到蔬果膜袋回收,探尋循環經濟的各種可能。
2017-09-05 產品故事 惜食
好醬油需要時間醞釀,才能嚐到醇厚甘味。合作社的本土黑豆醬油從訪廠、豆子契作到釀造完成,經歷近三年的時間,在一波多折之後即將於今年九月上架。首批製作量從一.一噸黑豆跨出第一步,朝本土雜糧復耕再邁進...
2017-09-01 產品故事
說到梨子,臺灣最知名的產區莫過於梨山,自從一九五○年間臺灣高接梨技術開發以來,原本只適合生長在山區的溫帶梨可栽培高度大大降低,千頃梨園平地生。八月初,時節進入大暑,驅車由北而南,沿著路徑蜿蜒起伏...
下了國道三號,貼著高屏溪右岸往高雄市大樹區前行,循著農友提供的路線指示,在距離目的地最後一哩的田邊遇見了此行的受訪者之一張立坤。車子靠近張家大門,四隻狗狗衝出「迎賓」,不遠處的倉庫區,張肇基正在...
時值立秋,烈陽卻不輸盛暑,車行在兩旁已收割的嘉南平原間,前往有「開台第一鄉」之稱的雲林縣水林鄉,平坦稻田間,一棟翠綠的「龍池洋菇場」遠遠地進入眼前,豔陽藍天下,紅土正在場區的對面空地曝曬著。...
龍膽石斑的養殖一般多餵以人工飼料,有些養殖戶於接近收成前,為了讓收購價更好才以生鮮餌料餵養,而黃芬香則全程皆以生鮮餌料餵養,為了能隨時掌握龍膽石斑的攝食狀況,堅持不使用養殖漁業常見的自動投餌機,...
2017-09-01 產品故事 全食物利用
以往,剝除的蝦殼多半作為田間的堆肥、或者家禽的飼料,合作社為了促進全食物利用,與生產者共同研發新產品「蝦高湯」,讓蝦子從頭到尾都可以被妥善地利用,不浪費任何一點營養! ...
2017-08-01 產品故事 減硝酸鹽
提到蔬果硝酸鹽標準,是共同購買最初堅持及提倡的概念,也是合作社與市售蔬菜最大的差異點。但是,目前國家法規並沒有明文規範蔬果硝酸鹽標準,合作社是如何訂出允收標準呢?這次,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這神秘的面...
2017-08-01 產品故事
早上六點, 一路上接駁同行的夥伴,向雪山隧道一路南下,往臺七甲線向著梨山方向前進。沿途經過了高山高麗菜的重要產區, 一路上小落石不斷,養護工程的技師們正一步一步清開碎石,讓用路的車輛能暢行,臺七...
2017-07-01 產品故事
位於臺北八里的樂山教養院(後稱樂山),是由英籍傳教士戴仁壽醫師於一九三四年開辦之痲瘋病患醫療照護收容所,當時名為「台灣樂山園」,是希望提供痲瘋病患者接受隔離與治療的同時,也能兼顧身心舒適及健全的...
購物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