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台灣最好吃的蘋果

2011-12-01・產品故事

文/施宏昇、王常怡

多年來,邱錦城的蘋果總是供不應求,因此兩年前,他的鄰居胡志清的蘋果也進到合作社,以滿足社員需求。然而,胡志清的蘋果園同樣也面臨即將被收回的壓力。

「民國六十四年第一次來到大禹嶺拜訪種蘋果的姐夫。當時騎著摩托車翻山越嶺的驚險山路,實非現今走的中橫柏油路可以想像……」胡志清敘述著當年上山的景況。雖然實際接手經營不過是近五、六年的事,這片山巒林園早已成了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片與邱錦城蘋果園相距只有十五分鐘路程的園子裡,目前貼著法院的執行命令,準備拆除。這也促使產品部經理在週報上寫了一篇短文(註),希望大家共同關心。

其實,中橫沿線國有地收回不是這一兩年的事、也不是九二一之後的事,而是早從民國六十八年起,就已經實施、擬定、規劃過各種要點、辦法、條例…….但民國都一百年了,這個問題依然無解,可見其中的複雜與棘手。

我們的不解與不捨

高山農業到底何去何從?月刊上討論過許多遍,至今仍沒有答案。這次,我們並不試圖給個結論,而是希望有更多的思考與討論。「人盡其才、地盡其利」,尤其台灣百分之七十為山區,難道所有的山都不准動、不准開發?那為什麼清境農場周邊的民宿愈建愈大、愈來愈豪華?

更何況,高山上不止林班地,還有原住民保留地及私人土地,就算國有林地統統回收廢耕,依然無法解決濫墾濫伐的局面。復育才是目的,回收只是可能的手段之一。再者─也是最根本的,早就有一群人,改用更友善的方式在耕種。他們不是租地種菜、只管投資回收效益;也不是濫用農藥、只顧眼前利益。他們在那塊土地上安身立命、默默耕耘,所以比任何人都更呵護當地的生態、更希望永續發展。

關心,是行動的開始

「上一代的人用他們的努力,創造了他們想要的奇蹟。如今我們回首來路,也希望這一代的人能釐清社會真正的需要,勇於急流操槳,而不只是謾罵怨忿。」這是曾經在梨山整整十年的阿寶,在她的書《女農討山誌》中的一段話。又到了蜜蘋果的季節,誠心邀請社員在享受蘋果的好滋味時,一起想想:到底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因為,我們是主動的生活者而不是被動的消費者。我們不止享用生產者的成果,也關心生產的過程與他們的生活。

任何與人相關的問題,都不會有簡單的答案。食品安全如是、高山農業也如是。希望這一連串的問題,不是結束,而是關心的開始。

註:產品部經理在週報上寫了一篇短文,詳見二○一一年十月第四週《生活者週報》第一頁。

原刊登於2011年12月99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