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三十年

2014-11-11・美好晚年

文‧圖/張正揚

包上客家花布巾,休憩足夠後準備騎往下一站。這些老人以單車代步,在鄉間的產業道路穿梭,目的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能一起四處走走。

小時候對老人最深的印象之一是坐在「竹椅仔」(註1)上,安安靜靜地保持著一種和藹的表情和姿態。竹椅仔以人體曲線進行設計,最適合老人,有老人在場,其他人斷不能坐竹椅。但此福坐(註2)的情景如今在農村已少見,由於家中的中年人、青年人和少年人,大部分都外出到城市裡了,因而缺少了老人福坐的支持和襯托。老者的福壽感,並非僅僅來自於個人的坐姿,還包含整個心靈陪伴、物資的支援狀態,家人不在家裡,老人坐在竹椅仔上,顯現的可能是一種孤獨和淒涼。

M-201411-134-p1201-600x400

▲只要成蔭,樹下就有機會成為農村老人的聚會所。

昔日的老人支持體系

生老病死,生命之常,面對死亡是一種非常個人的經驗。通常,人在遲暮之年的大部分時候,都是一個人看著自己垂垂老去,此情此景,今日越是明顯。

但是單獨的面對之外,有沒有其他的可能?假使談到「共同老去」,會讓人想到什麼畫面?也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二千多年前中國北方的農村,傳下的充滿詩意的共老畫面。然而其有前言:「死生契闊,與子成說」,這共老是一種兩人之間的默契,說的是伴侶之間的生命約定;那麼除了單獨地、伴侶相互扶持,還有沒有其他一起度過生命晚年的方式呢?

回想在農村生活四十多年來,老人的生活境況有了很大的差異。三、四十年前的台灣,農村裡還存在著大量以家庭勞動力為主的小農耕作型態,村子裡的人家即使不是以農業為主要收益的專業農家,也會兼種若干面積的作物,男人出外工作,女人在家種田,男人也利用上班以外的時間協助農事。當時大部分農家,為了田間勞動力的需要,以及一種傳宗接代的價值觀,普遍多生子女。分家後,幾個兒子在老家附近各自蓋房立戶,於是老人便以星期或是旬日為單位,輪流到各個兒子家接受供養。我的父親有兩個兄弟,當時祖父、祖母每個月便有十天會到家裡來共食。

M-201411-134-p1202-400

▲七十幾歲的老農,身揹割草機,一手握桿割草,一手拄杖。

小時候農家的生活方式和自然有更多的互動,農作機械化、生活現代化的程度小,而農業規模不論從面積還是人手方面來計算,比起現代都要更大。當時割禾打穀用的是一種半機械化的「 斛桶」(註3),人力割禾,腳踩踏板催動滾輪,以手將成把的稻穗擱在滾輪上脫穀,整個程序常有大量連稈稻穗掉落地面,撿拾稻穗不需要特殊技巧和力氣,適合老人和小孩,於是老人和小孩在稻田間撿拾稻穗的畫面,就成為當時農村最常見的風景之一。

此外,農家也多使用傳統大灶,平日以柴薪燒洗澡水,逢年過節則烹煮粄食和大菜;每次生火都需要「草結」助燃,草結以細枯枝或稻草稈做成,需要一點技巧,但不需要很大力氣,幾乎是為老人量身訂做的農戶家務。八十幾歲過世的奶奶,生前留下的最後一幅生活景象,便是坐在院子裡「摶草結」(註4)的身影。

當時農村的老人數量也許沒有比現在多,然而有更多的農家可以照顧他們,生活上有更多參與的空間,構成一種集體的老人支持體系,於是老人比起現在更常出現於田間、路上和屋前,形成一種老人的集體氛圍!然而這三、四十年來,農村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根本的改變,老人的晚年風景也因此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老有所終之後?

小農數量的減少是一切改變的源頭,原因很多並且環環相扣。農業衰落使得既有的和可能的務農人口,成批成批離鄉移居城市;見不到農業前景的農民,將農地成批成批地出售,賣給企圖到農村追求豪華農舍田園夢的人;農業機械化使得已經減少的農民數量,再騰出得以減少的空間。缺少了老人的支持體系,於是今日的農村突然多出許多無處安頓的老人;當子孫都移居城市謀生,老人又不適應城市、無法留在城市生活時,老人安養機構應運而生;不願送入安養院者,則聘請外籍看護,老人照護成為農村的新興產業。

青壯農民數量的減少,延後了若干老農自田間退休的年齡,原本應當由青壯農民承擔的農務,也落在老農的肩頭;如今在農村,年過七十仍活躍於農地的老人比比皆是,他們拖著年輕時勞動過量的身軀奮力耕作,噴藥、割草樣樣都來,單薄嶙峋的身影令人不忍。

M-201411-134-p1204-600x400

▲七十幾歲的美濃農婦,將摶好的草結收攏成堆。

老人的孤單化,同時造成另外一種影響。不用下田,身體猶健的老人,自發性地呼朋引伴,成群結隊騎過鄉間小路;他們以騎乘單車的方式,以鬆散的組織型態,在能夠成蔭的大樹下進行聚會,有時還可見騎乘四輪代步車的老人加入;他們在運動中聯絡感情,在交流中強健身體。透過此種集體的單車行動,發展屬於自己的晚年生活。晚風習習間,大樹下的老人聚會遂成為農村的新風景。

三十年間,農村老人的情境起了很大的變化。舊有的老人支持體系瓦解,新的支持體系仍在摸索中。重點是,我們如何看待老人?除了被照顧者之外,我們還需要何種看待老人的角度?(作者: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主任)

備註

註1 客語,音zuk6 i4 e4,以竹和木頭為骨架,表面以藤皮纏覆,具有扶手的椅子,通常禮讓老人入坐。

註2 坐在竹椅仔上的老人,體態端詳,呈現一種福壽感。註3 客語,「斛」音fuk5,脫穀機,後來從人工操作發展成以馬達帶動,及至全面機械化的「割稻機」。

註4 客語,「摶」音ton3,以易燃的乾燥枝葉折集成束,再以繩狀易燃物如蔗葉或稻桿固定中間而成,形如啞鈴。

農村老人三十年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