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復耕,尋回原鄉文化

2014-10-09・呷米共食廚房╳輝要有機菜園

文‧圖/顧瑋

▲人工篩挑小米。

趕在七月颱風季節尚未到來,小米正豐收的時刻,台灣原味團隊的腳步來到了台東太麻里一片位於山坡上、面向著太平洋的小米田。

小米是原住民部落最主要的食糧作物,從台灣南方、濱海東岸至中部山區等地,遍見於台灣各地部落,其中以台東地區的排灣族人栽種較多,包括金峰、多良、新興、太麻里一帶都是主要產地。

透過農事尋回部落生活節奏

小米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種植管理的需求並不高,從來都是天生天養,農藥化肥本就不存在,也沒有需要。小米的種植大致可分為墾地、播種、除草、間拔、採收等階段。開墾新地之時,族人燒草木灰作為基肥,補充地力,也透過輪作讓土地保持沃度;播種是在每年的十二月至二月進行,一般會分次播,分批熟才不會收穫不及;間拔是過程中最費時費力、也最影響品質的工作,除了種植的疏密程度須控管,草也要勤拔,有了足夠的肥份與空間,小米才會結得豐盛碩大;經過四至五個月,小米陸續熟成金黃色的穗實,趁著五、六月雨水不多的好日子,就可以進行採收了,採收最看天氣,因為採完要先曝曬個三、四天降低水分,貯存起來才不會長霉,確保一整年的足食無虞;採收作業最遲不會超過七月,趁著颱風季開始前完成工作,「原住民不會跟颱風過不去,都知道讓颱風沖刷土地。」颱風季之後,才會進行另一輪種植。

M-201410-133-p1402-600x400

▲小米田。

近來雜糧復耕、糧食自給的意識覺醒,小米的復耕是在地原鄉文化存續的關鍵行動。對於沒有文字的原鄉部落,行為的持續是傳遞文化的唯一途徑。文化的積累,在於日復一日的行為,而食物為其生命維持之必要性,當然更是原鄉文化的根本;光看二十四節氣裡頭與稻米有關的節氣有多少,就不難想見小米之於原鄉文化的地位。食物,從來都不只關乎吃飽而已,農作的節奏與行為,收穫以至釀酒、歲時祭儀、男女傳情等無一不是藉由小米而維繫著的。布農版曆記載著部落重要的日子與行為,內容除了出獵,就是農作:以小米田的開墾播種為一年之始,收割小米為終。透過重新栽植小米,部落的青年一點一滴地把過去部落的生活節奏找回來;農事食事不是小事,是文化復興的大事。

要讓小米重回部落的現代生活,除了生活上、餐桌上的實踐,更需要產業經濟上的力量。小米作為糧食作物,替代者眾,白米等漢人食物進入部落已久,漸漸地也成為部落不可或缺的日常飲食。文化本是因時、因勢而變,保存文化的重點不在於收起來、供起來讓人參訪朝拜,而是在於創造與時俱進的需求。小米的復興之路,關鍵在於種植小米是否能為部落帶來經濟收入。

永續農耕才能創造經濟價值

若從現代飲食的角度切入,小米確有符合現代人飲食需求的條件。它的醣分較低,蛋白質含量是稻米的兩倍,卻不含全穀類米麥的過敏性麩質;「小米蛋白」是一種低過敏性蛋白,纖維質也較容易被消化,適合消化與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食用。此外,由於小米的碾製過程保留了胚芽的營養,維生素B、E、膳食纖維、有機硒、鈣、鐵等微量元素含量皆較一般穀類來得高,不管是作為主食還是副食,都是良好的營養補給食糧。

M-201410-133-p1403-600x400

▲小米穗。

受到進口食糧的衝擊,小米種植一度式微,多為部落零星小耕地種植,直到近年有心人士推行部落復耕,方才一年一年地增產。快速拓墾,雖讓原被認為弱勢的部落經濟沸沸揚揚起來,但也同時浮現了一些隱憂,譬如品種的保護是否即時?超出管理能力的墾拓是否誘使對環境不友善的做法?廣泛種植是否輔以相對應的行銷配套以及質量控管?因為商機的出現而產生的搶市亂象等,都可能是影響產業發展的負面因子。農業,是最考驗永續的產業,因為土地無法取代,也禁不起無止盡的耗用,不可不慎。

原生品種中見傳統智慧

多年來,台灣原味勉力守著並支持原鄉以友善土地的方式傳承,與部落一起努力的這條道路真不孤單!眼前這漂亮的小米,不只長得好,碾製完成的質量也十分整齊,幾乎沒有一般容易混入的小石子、米梗、碎葉等雜物。詢問農友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秘訣,農友表示,哪有什麼特別,真要說有什麼不同,只是他每天都在想如何可以做到更好。小米的加工工序繁雜,從曝曬、乾燥、過篩、出風到脫殼,均不可輕忽方能確保品質。小米種得好,小鳥最知道,小米收穫期,每天早上八點到五點,都得在樹下拉動繩索,以反光彩帶的亮光與瓶罐的聲響,提醒小鳥適可而止。「我們要為成功找方法,而不是為失敗找理由。」農友如是說。

M-201410-133-p1401-600x400

▲台東種植小米的農友夫婦。

除此之外,透過部落長輩的諄諄提點,農友更自發性地維持種植特定原生品種。儘管原生品種的顏色較雜,金黃穀粒中會有少部分白色穀粒,影響了賣相,是以平常並不對外販售,多是自家吃(老人家暱稱這米為「頭目的小米」),商業價值不及大量栽種的選育改良品種;但越是不商業的作法,越見得經時歷久傳承的智慧。農友特別分享「頭目太太吃的小米」,將脫粒後尚未去殼的頭目小米,先用慢火炒香,再碾製脫殼而成。

焙炒過的小米,多了股花生般的香氣,由於含水量較低,煮成粥時須加入較多的水。在部落,這香焙小米粥可不是時時吃的,只有在婦女坐月子或老人家虛弱病著才會有這道料理;族人習慣先爆香薑片,加入足量的水煮滾,再放入焙炒過的小米與糙米,耐心以小火熬煮,時時注意加水避免煮焦,一碗能量滿點的補身聖品來得不易,在物資不匱乏、質卻貧乏的現代,這樸實溫暖的味裡人情,份外顯得真摯而動人。(作者:台灣原味產品經理)

原刊登於 2014年10月133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