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回祖先的作物

2015-01-06・農村文化的微光

文‧攝影/朱安棋

產銷班的糯小米一年一作,收成後視情況種植香糯米或白薏仁,此為香糯米收割後的田區景色。

茶山部落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是最年輕的鄒族部落,茶山在鄒族語稱為珈雅瑪(cayamavana),意指山腰上的平原,珈的發音近似日語的茶,而雅瑪又是日語的山,於是自日治時期這裡就被稱為茶山。台灣光復後才由當時的鄉長高一生鼓勵族人移居至此。部落臨近嘉義大埔,以楠梓仙溪為界與高雄那瑪夏相鄰,很早便有布農族與漢族移入。

二○一四年八月,我曾造訪那瑪夏,此地名是卡那卡那富族語,意指河流經過的美好之地。日治時期,人類學家森丑之助將他們歸屬在阿里山的曹族,後來曹族正名為鄒族,他們又被稱為南鄒,而茶山部落的鄒族則為北鄒。直到二○一四年三月,卡那卡那富族才從鄒族獨立出來,他們與布農族混居,大部分人的母語是布農語。儘管當時同被稱為鄒族,但彼此的語言與飲食習慣都不同,茶山部落的居民也很納悶為何會被歸為同一族。

尋找一條善待土地的路

茶山部落是莫拉克颱風的受災部落之一,居民安啟信說,部落裡的老人家有生以來不曾見過這樣的天災。雖然無人傷亡,但小溪變成寬數十公尺的河流,渡河得靠流籠,聯外道路中斷,另開的一條新路由於坡度過陡,遊覽車進不來,觀光客流失,部落賴以為生的觀光產業不得不轉型,災害讓族人的眼神裡不再流露盼望。這是促使安啟信成立產銷班的原因之一。災後,一位醫師娘透過朋友的介紹來到茶山部落,她分享:雖然不缺錢,但她怕死,而疾病通常都是嘴巴吃進的食物所造成的。這番話讓安啟信思考如何用誠實、有良心的方式善待土地、生產食物,因而走上有機耕種的道路。

M-201501-136-p0702-600

▲茶山雜糧產銷班合照,第一排由左到右依序為:安啟信、莊隆盛、劉南英、陳金玉(副班長)、武秋微與溫玉鳳孫女汪麗晴、溫玉鳳、汪鳳光,第二排由左到右依序為:石通文、莊萊德。

茶山雜糧產銷班成立於二○一○年十月,擔任班長的安啟信同時也是部落中長老教會的長老,在成立產銷班前,他主要從事農耕與建築的工作。安啟信召集部落裡有意願的人共同耕作,雖然班員來自不同背景的家庭,初期需要磨合,但人多可以分攤較為沉重的農務,減輕個人獨立耕種的負擔,班員武秋微分享加入產銷班兩年多的心得:「心有成就感,覺得很好,很快樂一起工作。」到二○一四年為止,產銷班已經運作四年,曾經遇到缺乏資源、如何將產品推廣出去的困難,安啟信很感謝社團法人台灣美門關懷服務協會劉南英理事長在這方面的協助,讓他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耕種。

將小時候的作物種回來

劉南英曾經在茶山部落居住十年,種植芋頭與麻竹筍供應主婦聯盟合作社,因而開啟了茶山部落雜糧產銷班與主婦聯盟合作社之間的合作關係。產銷班剛成立時大概有十幾戶參加,部分班員因為無法馬上拿到報酬,覺得收入不穩定而離開。班員普遍年紀較大,因此採取較為自由的工作模式,會隨著班員的身體狀況調整工作。安啟信期望產銷班有穩定的收入,讓年輕人看見根留部落的希望,願意加入一起工作。目前安啟信的兒子安嘉明也加入這個工作行列。

產銷班主要種植糯小米、白薏仁、香糯米、紅糙米等原生種雜糧作物,安啟信說明,這樣的選擇是為了將小時候的作物種回來。不只一位班員表示小時候看到的農作物,幾乎已經在阿里山消失。此外,原生種作物較耐乾旱, 適應力較強, 適合種在部落的土地上。安啟信說, 只要早一點將白薏仁種下, 可以長到屋頂高; 三十幾年前他曾在北四村( 達邦、特富野、樂野、來吉部落)看見老人種植香糯米,因為不想讓這種作物消失在部落中, 安啟信向老人要了種子帶回部落耕種, 莫拉克颱風後轉由產銷班接續。產品開發部課長鐘元鴻補充,部落留種是一種選種機制, 會讓作物更適合當地的風土。

產銷班主要的農務還是以人工為主, 對年長的班員來說是不小的體力負擔。例如: 種植糯小米最辛苦的地方在於種籽小, 加上小米成熟時附近沒有其他作物,鳥害程度遠勝於水稻。目前產銷班多以人工驅趕, 在田區建造一個涼亭, 於鳥害頻繁的季節製造聲響阻止鳥吃小米的種籽。然而即使過程辛苦,這分為部落留種、留根的心意,分外令人動容。

tu'u

鋤頭 tu'u

鄒族所使用的鋤頭前身是薄型打製斧鋤型器,根據人類學家鹿野忠雄的調查,「當時的泰雅、布農、鄒族均稱它為鋤頭,且謂曾經將其縛在鉤狀的木棒上當作小鋤頭用。」(備註1)茶山部落的鋤頭是由木材與鐵片製作而成,選擇主要枝幹上的L型旁枝,在短端加上鐵片、長端綁上木柄,就是一把好用的鋤頭。現在的鋤頭皆已採機械化製作,所以手工鋤頭成為展示用品。

M-201501-136-p0706-400

腰刀 poyave no sungcu

石通文是一位獵人,隨身帶著腰刀。腰刀與一般刀具不同之處在於魚肚形的刀身,刀柄以麻線纏繞,是鄒族男子必備的工具,平時繫掛在左腰間。除了可以制伏獵物外,也可以開路,更是割麻竹筍的好幫手。

M-201501-136-p0708-400

背籃 yungku

背籃是鄒族人割麻竹筍必備用具,由於孔隙較大,以盛裝農具及生活器具為主。「背帶繞在頭上,重物則馱負在背部,這是鄒族負重常用的方式之一。」(備註2)班員莊隆盛說明,依照年紀與負重量有不同尺寸,喇叭型背籃是鄒族為了適應高山地形而發展出來的,一方面平衡身體重心,一方面易於擺放於坡地。早期鄒族婦女以斜紋法編織籐條,現在多以方便取得的堅硬尼龍繩編成。

M-201501-136-p0709-400

杵 suhngu 與臼 pngiei

筒型臼在原住民各族中是很常見的器具之一,但各族的形式略有不同,主要用來搗小米。莊隆盛示範以手握杵,用力研搗臼中的糯小米,由於糯小米具有糯性,不斷研搗就成了麻糬,莊隆盛說明,在產銷班沒有脫穀機之前都是使用杵與臼來做脫殼的動作。

涼亭 hufu

因為鄒族有分享文化,會在住家外面設置涼亭,若有朋友來就可以在涼亭裡聊天聚會,亭內掛著主人招待的水果,只要說一聲鄒語的謝謝(aveoveoyu),就可以自行取用。

備註

1 鹿野忠雄原著,宋文薰譯。1984。《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 作者不詳。年代不詳。〈籠(籐背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f/9a/32.html(瀏覽日期:2014.12.8)。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