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勞動的時令調節—雜糧復興

2019-09-04・順適天地 本土雜糧

文字.攝影/許震唐

農曆七月半前,二期稻作須完成插秧,方能趕在冬季前收割。而二期稻作收成向來不如一期稻作,因此農地普遍轉種其他作物,如葉菜類、根莖類或玉米、小麥等雜糧。

依據時節進行轉作,除了讓土地休養生息,更重要的是農夫身體的勞動周期,也可以得到調節與休養。

台灣農村面臨人口外流、勞動力嚴重高齡化的危機,然而大規模機械化因個別農民耕地面積破碎而受到限制,外包成本亦高。在評估農事成本、利潤、高齡體力等因素後,不少農夫退而求其次進行休耕,但農村的經濟動能因而日益減損,走入惡性循環,休耕補貼也僅是杯水車薪。

稻作轉種雜糧,體現台灣農業此刻朝向多元復興的走向。但於此同時,我們也應持續面對農業耕作效率與農民勞動現況改善之議題,方能以更完整的視角面對當前農業困境。

PEOPLE INFO 許震唐
自由攝影師,生於濁水溪出海口北岸的彰化縣台西村人。目前從事社區影像工作,於濁水溪畔經營社區空間—台西村影像館。策展作品曾入圍台新藝術獎等;著有《南風》(2013年誠品書店閱讀職人賞,與鐘聖雄合著),以及《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2018年金鼎獎與2017年OpenBook非文學類年度好書獎,擔任攝影作者)。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