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共生共榮的股份魚鄉 從懂吃魚到資源永續

2022-11-04・站所是我們的第二個家

文/王怡力‧台南分社社員 照片/股份魚鄉提供

來自台南七股的兩位年輕人,將養殖漁業的文化轉換成為大眾化的語言,從學校找到施力點,結合食魚教育,將當地獨特的漁業風貌和資源傳達給更多人。

養殖漁業一直是一個外來者不容易進入的產業,相較於農業,其投入成本高、風險也高,因此造就漁民的個性保守,尤其台南七股一帶的養殖漁業,因環境不適合抽取地下水,水源主要來自純海水,需因應潮汐高低調整,這使得當地養殖環境接近自然狀態,生產者亦選擇低密度的模式施放文蛤苗或魚蝦苗,對環境相對友善。
 

將在地產業與文化融入食魚教育

由於七股養殖漁業的特性,漁民們經常接觸來自水試所研究學者的專業說明、指導,甚少有人將七股養殖漁業的特別之處轉譯為大眾都能理解的語言,這樣的情況看在回留七股的廖宜霈、林筱菁眼裡很是可惜,於是她們開始轉譯養殖漁業的文化,並將這些大眾化的語言置入食魚教育當中。起初,她們僅想推廣七股的低密度養殖,永續在地產業與生態環境,摸索之中卻從與學校的合作找到著力點。剛與學校連結時,她們的設想是以產業教育為主,鄉土教育為輔,但漸漸發展出另一個更適合的主軸──食魚教育,甚至共同創立品牌「股份魚鄉」。
 

股份魚鄉團隊成員,廖宜霈、林筱菁、葉人豪(由左至右)。
好好吃魚、開始懂魚,是珍惜海洋的方式之一。股份魚鄉設計的食魚教育主要以「單一物種」為主題,將學校課程持續發展成可執行的教案後,再設計成體驗旅遊,最後以製作繪本完成此物種的教材。目前七股的養殖物種,主要以文蛤為主,並混養虱目魚和蝦子,因此第一套教材的主人公自然是文蛤,內容設計包含整體養殖產業的說明,包括認識魚種的圖卡、說明養殖漁業的分布、物種分布等,並讓參與者實際走入文蛤池,體驗捕撈並學習料理。另外, 虱目魚的教材開發除了帶領參與者看見魚苗培育、交易等層層產業鏈外,也融入虱目魚養殖的歷史與文化,像是siàu魚栽(數魚苗),在地的特有文化也成為體驗活動之一。這些過程中,股份魚鄉特別強調要有生產者的加入,讓生產者成為老師,分享在這個產業的第一線視角,讓食魚教育課程更能展現在地深刻的產業面貌。 
 
股份魚鄉「蛤什麼蛤」活動,帶領參與者走出餐桌體驗摸文蛤。
股份魚鄉與在地漁民合作以白蝦為主題的養殖體驗「放檢視網」。

不只養魚魚塭還能賞鳥

這些生產者不僅在食魚教育中扮演重要的教育者,也因為七股低密度養殖的因素,連結起產業與環境友善的理念。這幾年,台江國家公園邀請在地漁民合作生態友善棲地的計畫,股份魚鄉也鼓勵合作的生產者們一起參與計畫,請漁民在過冬前收成漁獲後,延長放低水位的時間,如此一來,不僅能維持生態多樣,也讓黑面琵鷺覓食池中剩下的小魚、小蝦,創造人與環境、自然界生物的共存。

去年年底,其中一位合作漁民分享這兩年間的改變,他的池中竟有數百隻黑面琵鷺前來覓食,許多漁民也逐漸願意響應計畫,加入友善棲地的行列。正因為各自收成的時間不同,讓黑面琵鷺有不同的地方可以覓食,分散聚集的數量及爭食的壓力,也讓七股成為適合生態旅遊的地方,用魚塭賞鳥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友善養殖的漁民與水產,再搭配在地海鮮料理,將觀光與生態串聯成為持續友善養殖的資源。

目前與股份魚鄉合作的在地青年已有十多位,其中四位是漁民,另外還包括社區發展協會、在地紡織工廠、留鄉青年、餐廳店家、木工水電技師等等,是一個多元的合作團隊。雖然規模小,但他們不為任何跨領域合作設限,身體力行摸索出屬於自己的角色,並且正努力往適合在地、足以發揮用處的方向前行,在七股被更多人看見的同時,也帶出台灣漁業資源之路的一絲曙光。


(首圖圖說:大學生參加收虱目魚的體驗式旅遊活動。)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