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味覺記憶從小開始培養,從綠繪本、綠教案的報導中,啟發您與孩子在家中也能來一場食物教育。
在南臺灣有一群熱情的主婦聯盟合作社社員,她們貢獻各自所長、資源共享,孕育出最接地氣的食農暨環境教育推廣小組「食光機」,月刊邀請成員之一高慧蓓,分享自己與團隊如何讓食農教育走進生活。
2021-07-23 親子食育
爆芽蜘蛛是由主婦聯盟合作社兩位社員呂梅菁與王怡力組成、實踐自然農法的青農團體。呂梅菁解釋爆芽蜘蛛的由來:「芽有很多可能性,很敬佩那樣的生命力。蜘蛛則是教導我很多的生命導師,我們期待在自然裡體會生命力的所有可能性與一切智慧。」
2020-12-29 親子食育 惜食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於二○二○年發起「明日惜食主廚養成計畫」,即有感於現今教育體制下缺乏綠色餐飲人才的培育,加上坊間綠色餐廳投入者多為非餐飲專業背景,故從教育領域、消費行為兩大面向切入,與大專院校餐飲系合作,深入校園進行教育推廣...
2020-12-15 親子食育 支持本土農糧
放寒假前,花蓮市明禮國小推動「市場小學堂」的老師們,賦予四年級的學生一個任務:用圖文記錄家中的年夜菜。開學後學生拿著手作的「年夜菜繪本」分享和家人一同烹調、品嘗的故事時,語氣中還帶著一點點的成就感。
2020-11-13 親子食育 支持本土農糧 食農教育
孩子為自己種的雜糧撐傘擋雨、與麻雀分享熟成的小麥,台南五位國小老師,如何從校園地景到營養午餐,無形帶入食農教育,來聽聽老師的分享。
2020-10-23 親子食育
今(二〇二〇)年八月間主婦聯盟合作社總社教育委員會,邀請來自各分社的議題推廣員,於台中集思新烏日會議中心舉辦推廣教案分享會。添加物、動物福利、認識食材等食安、食農教案,在推廣員的現身說法下,現場充滿笑聲與知性的氛圍。
2020-08-01 親子食育
上期《媽媽相談室》初步介紹共學,也分享了許多參與或自組共學團的經驗與做法。共學跟一般上課有何不同?如何選擇合適的共學團體?父母需要扮演什麼角色?本期再請媽媽們深度分享。
2020-07-03 親子食育 食農教育
友善環境生產的食物,對食用者而言相對健康,然而工業化、都市化後的專業分工,讓人與食物的關係只剩下消費和食用。其實,每一項食物都有友善環境的生產方式,從蔬果種植農法、動物飼養型態到水產捕撈或養殖,人類可以有更適合永續自然環境的選擇。
2020-06-01 親子食育
近幾年,「共學」、「共玩」在育兒界頗受關注與歡迎,英文以playgroup(簡稱P.G.)稱呼,中文稱共學、共玩或共遊,多由數個家庭組成互助團體,或由專業團隊設計課程,透過各類型各主題的活動,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
2020-03-25 親子食育
2020 年新單元「媽媽相談室」,透過媽媽們彼此分享飲食、育兒經驗,交流思考或行動靈感,創造更多共育的連結。
為提供社員優質的服務,自出貨日3/16(四)起,竹苗區、中區、南區的班個配送將改為由合作社中、南倉全溫層(常溫、冷藏、冷凍)同時出貨,並調整以下: 1. 班配:改由合作社物流車全溫層自行配送,訂單門檻金額為全溫層2,000元,未達門檻金額無法成單;無法配合自送時間的班,可維持第三方物流配送,出貨門檻為冷藏常溫1,500元、冷凍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