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與生產者共同開發1000多支產品,每支產品都能書寫一篇賺人熱淚的奮鬥史,來看看這些故事,讓餐桌上的風景更加迷人!
「責任消費與責任生產」是主婦聯盟合作社秉持的初衷,產品開發不只關注食安,更慎選包材;合作社不斷嘗試化廢為用,從2+5實驗到蔬果膜袋回收,探尋循環經濟的各種可能。
2019-09-04 產品故事 支持本土農糧
季節更迭,農人順應節氣的徵候,田地上的作物也隨之改頭換面,吳俊祐(以下稱吳大哥)以水旱輪作的方式維護地力,每天照料這片土壤裡的有機質與微生物。透過觀察泥地如何與季節、溫度調和,不斷訪視自然界的衰...
2019-09-04 產品故事
雜糧作物種植期間怕水,尤其是紅豆,而屏東地區即使是寒流來襲也少有雨水,極適合生長。民國50年間,屏東縣開始種紅豆,萬丹鄉最先試種成功,因其產量高、產質優, 加上外銷市場開通;而後,種植紅豆蔚為風...
「芭樂坑坑疤疤能吃嗎?」「最近文蛤為什麼常臭掉?」社員發出疑問、表達意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填寫問題反映單。反映單不僅是社員針對產品最直接的回饋,也能持續累積產品的知識面向。讓我們看看上半年度反映單...
2019-08-05 產品故事
台灣的每一塊土地、每一片田區,都是撐起很多生命的家。對鄭文苑而言,那更是祖父與父親付出一輩子心血養活鄭家三代的農園,深藏著家族的共同記憶。隨著時間累積,鄭家農園在他心裡已不只是一塊農田。...
從日本紅到台灣的「鹽麴」料理,除了吹起養生、健康的風潮外,對於不擅長料理的人來說,鹽麴還有一種能把食物變得美味的神奇魔法,從蔬菜、肉類、海鮮……甚至是麵包,只要加了它,即便是料理新手也不怕調味失...
2019-08-01 產品故事
合作社是喜願很重要的支持力量,這個支持就是陪伴,它未必是利用最高的,但它就是最堅定的陪伴,有問題找你商量,有狀況一起解決。」他認為農友與生產者應適時回饋,回饋形式則不一,當有足夠能力生存下來,不...
以前阿里山鄉的年輕原住民會在秋季時開始走入深山裡採集愛玉。他們背著尾端綁著刀片的釣魚竿,徒手抓住攀纏在大樹上的愛玉藤順藤而上,爬上野生大樹的樹冠層。站穩在粗大的枝椏上,抽出釣魚竿開始在茂密的枝葉...
2019-07-29 產品故事
「手在摘的時候,眼睛就要看下一個目標了。」明淳有機農場主人陳文富和陳柏叡父子在園裡摘取龍鬚菜的速度,讓攝影師讚嘆連連,快到專業相機的對焦都跟不上。陳文富說:「我們摘蟲不吃的雜草做成酵素噴在作物上...
2019-07-10 產品故事
在支持本土農作及復興雜糧之路上,合作社不曾缺席,盡可能將本土原料加入產品中。看似浪漫的堅持,一路走來卻深具挑戰,例如每年的中秋月餅,會添加一定比例的本土小麥麵粉,但台灣種植出來的小麥筋性偏高,較...
購物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