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品管思維與農業專業,踏出有機生活新路徑

2019-07-29・產品故事

文/梁皓怡 攝影/林靜怡

「手在摘的時候,眼睛就要看下一個目標了。」明淳有機農場主人陳文富和陳柏叡父子在園裡摘取龍鬚菜的速度,讓攝影師讚嘆連連,快到專業相機的對焦都跟不上。陳文富說:「我們摘蟲不吃的雜草做成酵素噴在作物上。」兒子柏叡則補充,眼前所見的菜園都不用引水,避免遭受周邊施行慣行農法的農地汙染,「只要好好照顧土壤,結構好就能保持完美的保水度,靠大自然幫忙澆水就夠了。」

2003年,父親陳文富(右)接觸自然農法,毅然決然轉型種植有機蔬菜,兒子陳柏叡(左)2015 年離開電子業的工作,返鄉從農。

在農地裡做觀察功課

明淳有機農場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山邊農地有近水源頭的優勢,再加上悉心維護地力,不澆水就能自然長成豐碩瓜果。

第3代經營者陳柏叡於4年前返鄉,當年的農場只有少少人力照料佔地超過3公頃的菜園,柏叡的爸、媽與叔婆3人,工作至晚上7、8點還要出門巡田水,查看有無遺漏未採收的蔬果。「我回來就不要這樣,錢賺少一點沒關係,我需要屬於自己的時間,做農本來就不會大富大貴,沒賺錢的時候至少還有菜。」因此說服爸爸多請3名工人,並逐步擴大農地面積。

柏叡剛返鄉就開始報名農業訓練課程,陳文富本身已是改良場的元老級講師,覺得兒子何必到外面上課? 但柏叡認為,農訓課程可習得正統的基礎理論,而爸爸則鼓勵自己多觀察,如同每位農夫因應氣候、土壤、區域條件的差異性,都有一套自己的作法,無論是田間觀察或上農訓課都有新東西可以學。他更常在實做當中發現:「啊!原來也可以這樣去試試!」

早上6點到10點是農場的採收時間,下午要讓植物好好修復,所以通常用來種植或出貨。5分地的絲瓜園,他在2個小時內採收完畢。參與農務讓他理解「一暝大一寸」這句話不是憑空而來,瓜果總是在睡覺時長大。「今天正好吃的時候若是沒採收,經過一晚的絲瓜或秋葵就不能賣了。」他指著仍掛在枝條上的秋葵,體積比起籃裡剛採下來的足足大上3倍。

陳柏叡最喜歡將種子悉心放上土壤的育苗工作。
柏叡負責絲瓜園的採收工作。

品管思維管理菜園農務

返鄉之前,柏叡在「宏達電」擔任品管領班,直至2015年公司股價大跌,他衡量產業的未來性,決定回家以自身能掌握的方式想辦法生存。返鄉後,他向陳文富建議添購新的農用設備,當然不是每次討論都順利。陳文富雖支持購入品質最好的機械(例如挖馬鈴薯需要精密的儀器以免損傷作物),但是對於購買「播種機」的想法,卻說:「別總是『只用一張嘴在做農』,不如先腳踏實地做事。」「我看到家裡8分地的玉米田,單單播種居然要耗費3個人力,花上半天時間。透過上網搜尋,總算讓我找到海外的『玉米播種機』。現在,只要1個人花1小時就可以完成了。」柏叡不是想偷懶,他解析機具的規格,再將適切的工具導入農場,希望做好農場的時間及人力管理,讓電子業的品管背景在自家農地也發揮作用,把兩門看似不相關的專業結合,以提升產品與生活的品質。

每日清晨6點至上午10 點,父子倆分工採收不同區作物。
柏叡說,清晨的絲瓜花開得最美,每天都能見到金黃色花海。

有機育苗 享受鑽研樂

返鄉第2年,柏叡除了在家務農,同時也在種苗場拜師學習育苗的專業技術。現在庫房的2樓,也有了自己專屬的有機育苗場,將平房的頂樓以厚浪板加蓋而成,不用一般的溫室塑膠布,以免容易破洞,得經常煩惱颱風下雨會漏水,不如一次就做到位,光建材成本就要15萬。因應花蓮潮濕多雨的氣候,搭建時特別設計集水裝置,將屋頂雨水引入儲水桶,成為育苗場的灌溉水源,絲毫不浪費自然賜予的豐厚資源。

育苗場最引人注目的是入口處的電梯,一片育苗盤可栽培128株苗,灌水後更是重達2、3公斤,扛上扛下體力實在吃不消,增設升降梯最多可將24片苗盤一口氣送到1樓。藉由出售有機種苗給改良場試驗,建造有機育苗場所花費的成本慢慢回收,進行中的挑戰就在眼前開花結果,讓他開始學會享受鑽研的樂趣。

農場裡的有機育苗場專用電梯,場域通過慈心認證。
早晨摘採的龍鬚菜,當日下午即冷藏出貨至合作社。

立志做第一間專業有機種苗場

陳柏叡拜師學習的種苗廠無法培育有機育苗,原因在於,眾多的小苗要是一株染了蟲害或病害,全盤都會遭殃。即使農人施行有機農法,從育苗大廠花錢買來的卻是灑過藥的種苗。柏叡在爸爸的農場練基本功,在每日農務裡察覺到另一個出口,他自豪的說:「明淳有機農場育苗場域已通過慈心認證,我要做台灣第一個專業的有機育苗場,才能突破政策限制的困境,避免讓價格波動所殃及。」同時,也希望讓其他農友理解,購買種苗這件事不是別無選擇。

對於政策與農業環境,陳柏叡認為不少有機蔬果通路採取「全年均一價」,同時政府提出各式農用項目補貼政策,一方面雖保障有機耕作農友不受颱風天暴漲、或冬季盛產時菜價下跌等價格波動影響,民生必需的生鮮蔬果售價也可保持平穩。但換個角度說,有機耕作成本較高,農民的利潤空間有限。他觀察到近年有機蔬果生產者增加,出貨反倒有時會卡住,若要依此維生,勢必要創造更大的產值與出貨量,這是大環境的難題,返鄉青農一定得優先思考。

轉型為有機農場之前,只有單單種植韭菜一種作物,對柏叡來說,種韭菜的時間很規律,凌晨2點戴頭燈收割,下午2點出貨後休息,之後再開車噴藥完就結束。「而且種植韭菜的年收入是2、3百萬,轉型有機第1年收入只有6萬塊啊!記得高中的時候,要跟爸爸拿錢吃麥當勞他都很摳。」柏叡笑說。

轉型之後,陳文富開始種植多種蔬果,維持輪種以保護地力與防治蟲害,不同屬性的作物需要個別照料,不只勞心勞力且相當耗時。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是從陳文富時開始合作的友善通路,每年派專員來產地突擊檢測,也查明是否確實存有販售的品項,並了解農友心聲給予適切輔導,一直陪伴至今。

夏天當季蔬果:絲瓜與秋葵。

從世代守護的農場體會自然法則

柏叡最喜歡在清晨5點待在育苗廠,用爺爺留下的木製壓孔板,在鬆軟培養土上壓出種子的住所,有時面對難纏的種子,像是比胡椒粉還小的冰花種子,就會耽擱一點時間。6點開始,父子分別摘採不同區域的作物,陳文富說:「我的工作內容是,他沒採到的我要去採啊!」即使柏叡去年已成為改良場的年輕講師,在爸爸眼裡他永遠是個孩子。

爺爺的時代為台糖種甘蔗,爸爸是轉型有機耕作的先鋒。「明淳有機農場」第3代陳柏叡,從父親陳文富的經驗再創新,在挑戰中觀察如何實踐完整有機、不隨波逐流的生存方式,栽下年輕的有機種苗,順應著自然界的更迭循環法則,一步步調整經營模式,踩出踏實生活的新路徑。
 

田間最重要的工作

在農場裡看見的成熟蔬果都是從有機育苗就開始照料,最耗費勞力的是翻耕與播種,但舉凡驅蟲、採收、出貨……這些日常雜務都不能偷懶,每項環節缺一不可,所有微小的努力,才會集結成為豐碩的果實。
明淳有機農場的四季旬蔬
1∼12月皆可採收:龍鬚菜、韭菜
4月:馬鈴薯、青蔥、毛豆(4∼6月間供應胡蘿蔔、白蘿蔔、佛手瓜)
5月:南瓜(5∼7月間供應長豆、5 ∼ 10月間供應絲瓜)
6∼9月:水果玉米、秋葵、(6∼10月間供應茄子)
10月:青蔥、包心白菜
11月∼翌年3月:高麗菜、結頭菜、青花椰、青花筍、白花椰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