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各種面向「食衣住行」,透過食物串連生活的大小事。
每個人的家都可以是一座公民電廠,綠主張綠電生產合作社七年來重覆著一件事,邀請社員集結民眾力量,促使綠色能源遍地開花。
2022-09-14 生活提案
作者李慧宜定居高雄美濃多年,「米倉」美濃在台灣農業發展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位置,今年五月,她與夥伴完成紀錄片《米倉的孩子》,以影像深入記錄農村留鄉者的第一手觀察。
2022-09-13 樂齡生活 生活提案
社區力點線面媒體平台(以下簡稱「社區力」) 是基督教芥菜種會成立的自媒體,對於高齡議題、社區發展,和環境面向的關注與主婦聯盟合作社理念不謀而合。走入社區瞭解社區需要,以社區傳播的方式深入在地,培力居民參與公眾事務,用媒體力量落實自助互助、共享共好的理念,並建立在地支持網絡。
2022-09-13 生活提案
許多桌遊設計師或倡議工作者,希望在遊戲的過程中,讓玩家對環境保護的議題有所覺察,進一步拓展興趣及意識,於是將友善環境的理念放進這些乘載樂趣的小小方盒中,就有了「綠桌遊」。
2022-09-07 生活提案
石牌一帶會不會是大台北最適合居住的地方?有美食、有青山、有溫泉,還有好幾個大醫院,在這養老一定很健康。
2022-08-15 生活提案
從關注自身健康到環境永續,想要尋找採用有機友善食材、料理方式兼具健康與美味的綠色餐廳,現在變簡單了!月刊邀請參與「綠色餐飲指南」計畫的張維真,分享她推廣綠色餐飲的第一手經驗。
雙和地區的餐飲店家非常多,我走了一圈八二三紀念公園認真數了一下,光公園四周就有30 家以上的餐飲店。不過這也是因為雙和地區人口密度太高,大家都需要吃東西,才造成這個現象,也因為這個關係,我們這次只介紹一個景點,其他都介紹美食給大家!
2022-08-07 生活提案
只是買個菜就變成主委,中年男子的理性與浪漫,就是這麼簡單。
2022-07-11 生活提案 守護灣寶土地
每到夏天,我們總會塗上防曬油、頂著豔陽,下海消暑;冬天,我們則會想來碗新鮮魚湯暖和身子。然而,這片海洋卻因此遭受嚴重污染、面臨魚群過度捕撈的危機,6 月專題,社企流攜手阿拉善 SEE 生態協會響應世界海洋日、並回應「SDG 14 水下生命」,邀請讀者透過 5 個行動,一同守護這片藍海。
2022-07-08 生活提案 守護灣寶土地
全台灣有4.5萬家農地違章工廠,是建築、消防、環境法制集體失序的歷史沉痾。1960年代的日本也曾出現類似問題,當時日本農地或住家周邊設置工廠所衍伸的弊病,會被標示為「住工混合問題」,其理想解決方向即為「住工分離」。地球公民基金會2019年組成訪問團前往日本,借鏡日本的處理經驗,反省台灣現有制度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