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 新夥伴:智立勞動合作社

2016-03-03・合作聯合國

文‧ 攝影/邱炘正‧ 現任第五屆北北分社社員代表


▲在智立勞動合作社的新址裡,大家正為柳丁去皮、去籽,用以製作柑橘果醬,由左至右為翁美川、黃素瑤、吳惠芬、黃青蓉、顏徐敏、劉靜瑜。

1992年,一群媽媽看過翁秀綾翻譯的《我是生活者》一書後,深深覺得「合作社」就是天地應長成的樣子,隔年10月開啟了共同購買運動的序幕,其中一位媽媽翁美川隨即組班擔任班長,也在1994年5月台北縣理貨勞動合作社成立時加入社員。同年年底,翁美川帶領的「好所在‧ 生活者社區空間」成為共同購買運動第一個社區據點,更促成北區共同購買中心於臺北士林開張。

本著惜農愛物、解決農產品生產過剩及瑕疵品賣相不好的問題,在林碧霞博士的指導下,翁美川於1995年帶領一群媽媽成立「媽媽生產班」,製作果醬、饅頭、豆干等加工品賣給會員。2001年共同購買轉型為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媽媽生產班遂併入台北縣理貨勞動合作社旗下,後因社員多設籍臺北市,合作社又有地域限制,不得已在2007年解散;本想另組台北市理貨勞動合作社,卻因當時臺北市政府不鼓勵合作社設立,只好先取得營利事業登記證成立「生活者工作坊」,接續媽媽生產班的業務,提供社區婦女二度就業機會。

人生轉個彎,只做該做的事

由於早年護理工作經驗,使翁美川堅信讓精障朋友走出家庭、重返社會,才是對他們最有利的復健。於是利用工作之便,與臺北市立療養院(現更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孫媽媽工作室」合作,提供廢油做肥皂的相關訓練,因而成為主婦聯盟合作社「環保家事皂」的生產者,讓奇夢子1有機會重回社會。此外,生活者工作坊的資源再生教室,則利用回收的雨傘布或棉布製作手提包、購物袋、桌墊等用品,販賣所得作為奇夢子的工作獎金。

2015年因房東收回房子自住,正當生活者工作坊遷址完成、重新上線生產時,卻收到一封不能在現址從事食品加工的公文,至此翁美川有了不同的方向─對老人的關懷照顧,一直是她的夢想。由於熟識關心社區老人照顧的「奇岩社區發展協會」,透過前協會執行祕書吳慧瑜引介,說服房東出租位於臺北北投、與主婦聯盟合作社奇岩站鄰巷的房子。閒置多年的房子充滿各種挑戰,翁美川一步一步領著大家,「我沒有別的選擇,只做該做的事,再拖下去就沒飯吃了,那夥伴們怎麼辦?」她堅毅依舊。

這次,仍以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同勞動的型態,於2015年9月成立「有限責任臺北市智立勞動合作社」。智立二字是由主婦聯盟合作社創社主席陳來紅提供「自立勞動」為命名方向,臺北大學教授梁玲菁身兼智立勞動合作社監事,則提出以智慧的「智」來延伸,期許每個人以智慧勞動自立─從「自力」出發,以一己才能創造「自立」契機,朝「自利利人」的目標發展。

M-201603-150-p2201-600x400

▲2015 年9 月25 日為智立勞動合作社創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理監事會,參與人數14 人。(攝影/智立勞動合作社)

自助互助的社區勞動力

智立勞動合作社主要由社區媽媽參與勞動,大家對合作社很陌生,不明白為什麼來工作還要出資?沒關係,梁玲菁老師幫大家上課;不知道怎麼製作果醬?沒關係,翁美川依據早已建立的成套標準程序,按步驟教。二十多年帶領媽媽生產班的經驗,讓翁美川不得不要求這些媽媽們一週只能工作2、3天,透過這個非常方法,讓總是習慣工作告一段落才肯休息的媽媽們,減少工作累積的疲累與傷害。「我很喜歡與社區媽媽們在一起工作的感覺,好像扮家家酒一樣,每個人分工合作就能成就一個事業。」從2015年9月搬遷、11月接到主婦聯盟合作社的訂單開始,翁美川帶著媽媽們重新回到社間合作的軌道上,「主婦聯盟合作社要求檢驗過才能上架,所以我們等了兩、三個星期,確定產品沒問題了才能出貨。沒關係,剛好配合『新手媽媽』快不來的節奏!」只可惜現在空間和人力不足,無法像以前一樣回收利用社員們送回來的玻璃瓶。

2015年6月3日《合作社法》修法通過,新增「準社員」的相關規定,過去被法規排除在外的奇夢子得以納入合作事業體系,智立勞動合作社也正研擬修訂相關章程,待召開社員大會表決通過,就能讓奇夢子加入,得到更多照顧與保障。

目前智立勞動合作社有17名社員,部份承接生活者工作坊原來的食品加工業務,生活者工作坊則保留原來日用品類的生產,只是主婦聯盟合作社的採購與上架規定,「因為缺乏彈性,無法及時採購突然盛產的農產品製作加工,加上社員對醃漬品的喜好改變,近年已少有醃泡菜和小黃瓜上架的機會,讓農友心血白白損失,令人相當心疼。」翁美川建議,該有相對應的彈性機制,讓支持本土農業的理想與現實相結合。現階段,智立勞動合作社會先從食品加工站穩腳步,未來希望與社區友好團體合作,漸漸擴大社區勞動力的投入,協助老人照顧服務,才能為社區做更多事情,成就別人也成就自己,共同成就理想的大同世界。

備註:

1.2003年,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推動精神疾病障礙者去污名化運動,以「奇夢子」為新稱謂。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