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生活

如何過得快樂、如何照顧身心靈?從各個專欄中找到快樂的秘方,讓老去也能優雅美麗。

最新樂齡生活 2025-01-14

關於失智症「懷舊療法」的社會處方箋 喚醒記憶的溫柔力量

沒接觸過失智症,常會誤以為這是老化,其實不然,它是一種腦部神經退化,或因身體疾病而引起的持續性認知功能下降。這樣的病程發展不可逆,因此現行療法中,除了藥物治療, 不少醫生會採用「懷舊療法」這種用以延緩病程、穩定精神狀況的非藥物治療活動。

近期文章

2019-04-03 樂齡生活 

共食共育—合作人親子聚會最佳入門

「家有猴雞寶共育團」,讓孩子有伴,大人則可以交換育兒心得,也得到喘息的機會。透過同儕的力量,孩子更願意勇敢嘗試未知的事務,例如平常不吃的食物,在大家都吃的情況下,也會去吃,甚至在回家後主動請爸媽...

2019-04-03 樂齡生活 

請 也為自己準備一份

你今天有吃足夠的蛋白質嗎?珍愛自己,請記得為自己準備一份餐點,別在只吃剩菜剩飯了。 我們的社員許多是家中餐點的主要負責人,無論是自煮或外購。而在準備餐點時,除了考量家中成員的健康、成長狀況,還...

2019-04-05 樂齡生活 

自主善終開跑上路,你準備好了嗎?

「本人 ○○○ ((正楷簽名))經「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已經清楚瞭解 「病人自主權利法」,賦予病人在特定臨床條件下,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或 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權利。本人作成預立醫療決定,事...

2019-05-06 樂齡生活 

女性更年期飲食與保健

女性的生命歷程約在45歲至55歲會遇到更年期,而合作社社員是以女性社員為主所成立的共同購買團體,目前處於此年齡區間的女性社員占佔女性社員將近4成。面對更年期的身心轉變需做什麼樣的心理準備?又該注...

2019-06-05 樂齡生活 

創造社區裡的美好善終

過去在台灣,醫療與社區營造是兩條平行線;然而,在部分國家諸如日本,則有社區將安寧療護與社區營造結合,讓死亡回歸社區。臨終的患者不只有醫療人員照顧身體,更有社區志工的關懷心靈,病人因而忘卻身體的痛...

2019-08-01 樂齡生活 

從外食族到「好好餵孩子」—一個母親守護餐桌的實踐

明純,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志工、小大繪本館義工媽媽、全職的家庭主婦、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執行委員。也是台南市政府府城社區營造推動小組的委員,白天在空中大學、大專院校授...

2019-09-04 樂齡生活 

銀髮族這樣吃,健康又幸福!

台灣已於2018年邁向高齡社會,銀髮族的身心健康及照護方式更顯重要。吃得開心、健康是生活中幸福的來源之一。因生理退化,銀髮族攝取食物時容易出現腸胃不適、進食較難或食慾降低等問題。但只要吃的方式對...

2019-09-04 樂齡生活 

遠離痠痛,手臂保養3步驟

痠痛是現代人的生活習慣造成,雖然它不是病,卻困擾著多數人。平時痠痛忍忍就過去,但當它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誘發身體疾病。...

2020-05-04 樂齡生活 

陪伴媽媽的100 種方式

當媽媽即將邁入80 歲大關,我開始思考日常陪伴該用什麼方式進行?我的原則是讓父母維持自理和人際互動機能,包括兩老各自清理家中責任區域、上網預約看診、餐廳預約等。為了讓媽媽快樂,要照顧好爸爸 確保兩人可以相伴同看日昇日落及鬥嘴鼓,維持兩老的身心靈平衡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