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麵也一種乾物

2018-11-13・樂齡生活

圖文/森枝卓士  節錄自《乾物的世界》|步步出版

我們吃的乾物
不只是魚類或蔬菜喔。
米,也是乾燥後的東西。
 
曬乾,把水分都擠出去了才能保存得長久。
麵線、義大利麵條等,也都是一樣。
 
不,應該倒過來說才對,
米和麥或許都是因為曬乾後容易保存,
才成為人類的「主食」吧?
即使每年只收穫一次,
我們卻能天天吃到。
 

作者序

 
在深山野外,很難每天如願以償獲得當天所需要的食物。有時候收穫過多,有時候完全沒有收穫。即便是自己種的稻米或蔬菜的量,也要視採收的時間而定。因此,為了能保有源源不絕的食物,人們必須動腦筋,例如把它們乾燥,使之不會腐壞等等。
 
我在旅行的時候,常常有種「喔,原來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耶」的感覺。例如,在越南海邊的市場。一片霧氣濛濛中,人們正在煮小魚,煮沸了再把它們攤平曬乾。這和日本小魚乾的做法相同。我在斯里蘭卡也看到和柴魚非常類似的做法,除了斯里蘭卡沒有放菌進去外,其餘的工序和柴魚的製作一模一樣。當地人把它搗碎,放進咖哩,就成了咖哩的湯底。
 
也有撒上鹽之後再乾燥的食物,像鹹鮭魚就是其中一種。這麼說來,歐洲的 「生火腿」也是同樣的做法,它是鹽漬豬腳後再風乾的產物。
製作乾物原本是人們絞盡腦汁,讓食物可以長期保存且不會腐壞的方法。但在製作的過程中,卻意外產生了像柴魚、生火腿這樣特殊風味的食材。
好好檢視「乾物」,我們重新了解,每天吃的食物,原來都是經過這樣日積月累的工夫而產生。請懷著感激前人生活智慧的心情,實際做做看、吃吃看,很好吃也很好玩喔。
 

 

BOOK INFO 《乾物的世界》|步步出版

透過作者森枝卓士的眼睛和腳步,拼湊了一個世界乾物地圖,以日本為出發點,越南、寮國、不丹、西班牙、智利、墨西哥,甚至蒙古,走了世界一圈,再回到日本的餐桌。透過這本書,我們跟孩子們分享有關食物保存方法、乾物的來源,以及食物和土地的關係,也讓孩子明白這些乾燥食物的重要和可貴,更明白保存食物是一件這麼有趣有智慧的事。

博客來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