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棉產業的勞動群像

2015-08-18・跟著父母去務農

文。攝影/朱安棋 企畫部行銷專員

成衣廠的女工們專注地縫紉,守著這個她們奉獻了數十年青春的成衣業。

一件有機棉T恤,呈現在眼前的是一件衣服與貨架標牌上的價格,然而這件衣服不只是單純的價格所代表的價值,從有機棉花的種植、採收、紡紗、裁剪、印刷、車縫,一直到熨燙、包裝等步驟,甚至是車縫的線是否含螢光成分、網版印刷的圖案是否對齊等細節,這些過程是靠著許多專業的勞動者才有辦法完成。

堅持穿得健康——知蓮實業

知蓮實業的創辦人莊英鶯、莊淑媜姊妹自小成長於紡織世家,促成她們與有機棉結緣是黃淑德、謝麗芬二人,二○○五年她們提出主婦聯盟合作社應該擁有自己的有機棉系列產品,在前產品部專員陳信苓的大力推動下,第一件有機棉產品「地瓜衣」誕生了,陳信苓述說開發的緣起:「共同購買運動,從未設限於食物的選擇,而是把環境衝擊與人的生活需求,進行認真的學習與探究,分階段找出能滿足我們生活改善的消費品。」

M-201508-143-p1904-600x400

▲使用拔蘿蔔的圖象,呈現主婦聯盟合作社、社員、生產者彼此相互合作、支持友善土地產品的意象。(攝影|陳思評)

莊英鶯談到二○一一年因為癌症不幸過世的陳信苓,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優先,夜深時分想到什麼問題就會寫電子郵件過來,陳信苓也會帶著她們一步步地確認生產過程中的各項環節,幫忙上網查對標示法規並即時提醒,讓她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最好的協助。

接續著這份精神,姊妹倆對細節不忘謹慎,例如:注重布、線的品質,帶回的樣布、樣線必定經過檢驗,莊英鶯說明:「白色T恤讓人誤以為潔白等於乾淨,但關燈一照,螢光就無所遁形,絕大多數的紡織品在染色之前會先漂白,讓纖維更容易吸收染料,染得更漂亮。」印花製作網版前,姊妹倆會到現場親自確認顏色,直到師傅調出正確的顏色為止。

堅持無毒印製——寶一印花場

有機棉T恤的圖樣使用網版印刷,由位在臺南市市區的寶一印花場負責人唐振峰印製。唐振峰從事紡織品製版印刷已有三十幾年的經驗,他跟著師傅學習三個月就可以自己製版,主婦聯盟合作社第一件地瓜衣就是由他製版,二〇〇五年起與知蓮合作印製主婦聯盟合作社的T恤圖樣至今。

M-201508-143-p1902-600x400

▲唐振峰示範網版印刷,身後的工具牆總是令人稱奇,他事先將每個工具的外形畫上去,要是有其中一個工具沒有歸位,馬上就會發現。

網版印刷也稱為絹印,利用光影的變化,先將圖樣製成底片;接著使用可透光之投影片製版,於網版塗上感光劑,利用原稿圖樣不透光的特性進行曝光程序,不透光的圖樣即可顯像,類似沖洗相片的原理,即完成網版;校對設計稿與顏料的顏色後,接著在網版圖樣上方放適量的無毒顏料,利用刮刀在網版由上往下施力刷過,透過編織網細緻的格子開口,讓顏料滲透到T恤上面。唐振峰對自己的技術很有信心,因為色澤呈現的飽和度考驗的是師傅專業的判斷。他說明:「夜市賣的T恤圖樣通常只刷一次,所以洗久了顏色就掉了。」他拿著二○一五年開發的「我是合作人」有機棉T恤,用力拉扯上面的圖樣強調其中的差異。

寶一印花場的工作環境井然有序到令人吃驚,莊英鶯說她們曾拜訪過的印花廠,多半工具亂擺、滿地顏料,很少像寶一印花場維持得這麼乾淨。唐振峰所使用的工具多由他親手製作,以刮刀來說,坊間一般賣的都是木製的把柄,他自己特製的是不鏽鋼的,下方再裝上購入的塑膠板,他說唯有這樣才能確保每次上色的力道相同,也較木製更為耐用。天花板上以線懸吊印好圖樣的T恤也藏有玄機,唐振峰解釋:「線分成三個顏色,是因為方便分辨哪些是同一批次製作的衣服,這樣不管是由誰來接手都不會搞混。」他認為只要在事前多花一小時準備這些細節,就可以為後續工作省下更多時間。

堅持細工縫紉——成衣廠

從事車縫的成衣廠隱身在臺南仁德二空新村中,眷村中大多數的居民都已搬離,週間的上午顯得特別寂靜,踏進成衣廠傳來的是縫紉機規律車縫的聲音。成衣廠負責人呂玉芬說,廠內工人平均工作年資都從三十年起跳,臺灣經濟起飛的一九七○、八○年代,廠內所有的位置都是滿的,約有三十多位女工,現在只剩十多位,他們已經在報紙上連續六年刊登徵才啟事都沒人應徵。

雖然機器可以快速、大量生產,但很多細節的精緻度還是得依靠人工,呂玉芬說明,像是有機棉T恤的領子就可以分成製作領圍、拷克邊、壓前領、包後領四個步驟,分工細緻也是機器無法取代的;他們代工童裝的花邊蕾絲領,每個摺子要一樣的寬度,才能兼顧美觀與功能,不然領子會因為過寬或過窄而無法與衣服車縫在一起,這樣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累積才有辦法勝任,同時也要能夠耐得住長時間坐立。

成衣廠協助知蓮製作主婦聯盟合作社的有機棉T恤、嬰幼兒產品系列已經十年了,呂玉芬的姊夫張芳源想起第一次與知蓮合作地瓜有機棉T恤:「原本要用棉線買到防火線,價錢不只貴一倍,車上去後發現有螢光全部拆掉重車。」之後他們對線的品質戰戰兢兢,說完拿出螢光燈示範如何檢查線是否含有螢光成分,如此從細節出發的堅持也是知蓮與他們合作至今的原因。

堅持手工製被——棉被行

手工製被的棉被行是莊英鶯與莊淑媜的娘家鄰居,也因為這份鄰居情誼,才讓高齡七十六歲的郭瑞雲師傅願意承製有機棉被胎。姊妹倆說像郭師傅這樣的手工製被師傅,臺灣應該僅存不到十位,跟著父執輩學習製被技術的郭師傅堪稱是國寶級的職人。

M-201508-143-p1903-600x400

▲郭瑞雲開始進行鋪棉,這個工作他已做了超過一甲子的時間。

郭瑞雲從棉片製作開始示範,將有機棉花放進機器,他一邊說明有機棉的雜質很多,經過機器的整理後較為乾淨,再用竹子捲成一綑綑。過程中棉絮滿天飛,郭瑞雲笑著說:「只要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就算不戴口罩也不會影響健康的。」後續將被套翻到背面平放在工作檯上,接著依照直橫交錯的方式進行鋪棉,棉片的面積要大於被胎,再將超出的棉片反摺。棉花鋪妥後,再確認每個位置的棉花是否均勻,如果不夠就再補上棉花,如此細工即完成一件有機棉被胎。

原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5年8月,143期。

原刊登於 2015年8月143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