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社自立的另一種思考:草生儲蓄互助社

2016-01-01・以農為志的時代

文/李修瑋‧ 台中分社社員代表、台中市草生儲蓄互助社籌備會主委

草生社籌備期間須辦理至少三次入社教育。中間為籌備會主委李修瑋。(攝影/周光輝)

涓滴可以成大海,一株草、一點露,匯聚起來可以守護一方水土;這是「草生」的含意。當來自草根的力量,深刻又扎實的立足於大地時,就能成就一幅遼闊高遠、生意盎然的景致,如同平凡的你我,透過共同理念的結合,也能展現不凡的生命氣象!這是「合作」的力量。

生活自主權:互助互補

為什麼想成立台中市草生儲蓄互助社(簡稱草生社)?

可以說是參與主婦聯盟合作社以來,面對各種困境亟思解決的結果。主婦聯盟合作社的共同購買運動,已經讓社員取得消費者的主權與食的安全;更進一步,希望透過草生社為我們伸張更全面的生活自主權。

回想參與東海站地區營運委員會七年多的歲月,無論是共老、共育、共遊、共學等主題,都已討論不計其數,但囿於資源的匱乏,多以空談做收。缺乏一個具體可實現的目標,使社員的參與熱情無法持久,地區營運成了才藝教室與社員聯誼的營運所,社員更深層的需求,如托老、托育、共食餐廳,乃至購置站所等等,都因全國社在資源分配上有其難度,而舉步維艱。

同時,隨著社員不斷增加,要維持初衷支持小農、小廠、減少食物里程,也越加困難。「分社自立」的想法,不斷被提出,正因為現況無法令社員滿意。如果,我們等不及曠日廢時、茲事體大的分社自立,而以各分社自組儲蓄互助社,做為互補的組織,會不會更簡單、更容易做到?草生社,就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下誕生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知道,儲蓄互助社是什麼?能做什麼?

儲蓄互助社:平民銀行

儲蓄互助社(簡稱儲互社),是一種金融類的合作社,也就是一群有共同關係的人,透過儲蓄股金,互相幫助的組織。它不是由資本家所建立,而是由社員共同儲蓄股金組成,因此又有「平民銀行」的美稱。

它起源於十九世紀中葉的德國農村, 發揚光大於北美洲, 最後流傳到全世界。一九六三年,由天主教教會引進臺灣,歷經五十多年的努力,全臺灣已有三百多社,社員總數達廿一萬餘人,但因推廣範圍多局限在教會內,分布地三分之一在原住民部落,導致一般人對儲互社十分陌生,容易與民間互助會混淆,兩者最大的差別,除了儲互社有立法保障外,更能提供小額信貸之外的服務,如各項互助保險、托老托育、共同購買等等,能照顧社員及所在社區的生活福祉。

儲互社像是銀行與保險的合體,社員須按月繳納股金,最少一股(一百元),以此累積個人信用,儲互社同時為社員投保人壽儲蓄險,社員須用錢時,則以借款方式為之,所借金額可數倍於所繳股金; 當社員過世時,未滿七十五歲前所繳股金,在一定額度內可享有加倍的價值,這項人壽儲蓄互助基金(保險),是儲互社的一大特色。

另外,還有貸款安全互助基金,保費也是由社繳納,讓社員的貸款在保額內隨著死亡消失,不致債留子孫,這又是大大不同於銀行的做法;而年終的利息攤還,則與消費合作社依社員利用額分配結餘的精神一致,能進一步減輕借貸社員的負擔。從這些組織特質, 可以深深感受到儲互社對社員的「呵護」。

▲草生社第七次籌備會,左起為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台中區會主委翁文杏、草生社籌備會監委蔡美玲、出納林蟾卿、主委李修瑋、會計吳巧雲。(攝影/鍾雯慧)

在營運上,儲互社支薪人員初期僅需一位兼職會計,由社員選出志願服務的理、監事組成理事會和監事會,進行每月的放款、教育和監察業務,最高權力機構則是每年一次的社員大會,放款的利率、每年的股息、結餘的攤還、公積金、公益金的發放及想要推動的業務等等,都須通過社員大會議決,所以儲互社的發展完全取決於社員的參與。

一百位社員和一百萬元股金,就可以籌組一個獨立的儲互社。由台中分社社員代表為主要發起人的「草生社」,已近成社目標,將在二○一六年一月正式成立。最終的期盼是,各分社、各站所,甚至全國各社區,都能創立自己的儲互社,讓在地社員用在地力量,創造豐富美好的在地生活,這正是地區營運的精神所在,也正是合作社自助互助的價值所在。

 【BOX】如何加入草生社?

儲互社的業務內容,恰能實現社員討論許久的諸多理想,如共食餐廳、日間托老、幼兒遊憩站、在地小農市集、全職媽媽喘息中心……, 乃至社員生活福祉會館, 全都可以透過募集在地資金、人力來促成。同時,還能享有貸款、團體保險等好處,更能容納許多經濟弱勢的社員,成為生活技能交換的平台,以及在地生產者最即時的夥伴。竭誠歡迎您,加入草生社!

➊符合共同關係:必須是主婦聯盟合作社社員、親友或臺中、彰化地區的居民。

➋由草生社社員1人為介紹人。

➌繳交入社書、入社費1百元及股金1股以上。

➍接受入社教育。

※意者可至主婦聯盟合作社台中分社各站所,或透過臉書社團:草生儲蓄互助社 留下聯絡訊息。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