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慰重症病人最溫柔的力量 北榮醫療輔助犬Oba的故事
2025-04-28・給孩子們的五感食物印記
文字/薛德尼 攝影/臺北榮民總醫院、薛德尼 Oba肖像權/台灣導盲犬協會
一聽到安寧病房,總讓人直接聯想到生命末期,與歡笑一點都沾不上邊。但隨著「醫療輔助犬」Oba的加入,牠以一副呆萌、沒有心機的恣態,輕易走進已關上心門的病人生活裡,甚至成為他們最暖心的家庭一份子。


醫療輔助犬 進入醫院的疑慮
Oba,是全台第一隻駐點在安寧病房的「醫療輔助犬」,牠的一天,就在穿上工作背心;戴上北榮工作證後,跟著護理人員穿梭於病房間工作揭開序幕。
只是2016年,一位身為導盲犬協會寄養家庭的病人家屬,力薦讓狗狗來安寧病房陪伴生命末期的病人,即使護理長陳小妮或積極或消極阻止,她依然不放棄,成了台灣「醫療輔助犬」走入病房的契機。

要讓Oba駐點北榮得付出的努力
2016年台灣導盲犬協會一個月一次來安寧病房服務,隨著護理人員與病人家屬逐漸接受下,頻率增加至一個月二次。後來台灣導盲犬協會祕書長大膽提出「駐點」需求,這讓護理長陳小妮再度陷入為難,「畢竟台灣當時的風氣很難接受一隻狗駐點在醫院服務病人,怎麼服務也沒有前例可循。」但既然頭已經洗了一半,她在醫院主管與院長支持下,一路跌撞挺進。安寧護理教育師劉曉菁於2018年志願學習如何順利讓Oba駐點的大小事,除了每天帶牠上下班,習慣搭乘交通工具培養穩定性外,一早到醫院就得進行刷牙、洗臉、刷毛等全身清潔工作。面對安寧病房的病人多屬重症,身上多有傷口、管線,病房的味道也較重,她帶著Oba於臨床上謹慎學習,循序漸進制定在安寧團隊服務的模式。
過程如履薄冰,當然箇中辛酸不足為外人道。面對如此困境,團隊的每一份子只能以正面態度一一為眾人釋疑。好在,努力終獲成果,隨著Oba能見度愈來愈高,以及北榮安寧團隊的大力推廣,Oba儼然成了北榮狗明星。
Oba為病人 注入正面能量
劉曉菁說,國外有些研究指出,醫療輔助犬的介入,可以讓病人體內的壓力荷爾蒙下降,情緒會比較正面。這一點,她每天親眼見證,例子不勝枚舉,本來傷口換藥會痛得哇哇大叫,有了「天然止痛藥」Oba 陪著,換藥就不痛了。又或,本來已經不太有身體反應的阿嬤,竟有力量可以用兩手圈抱住Oba,為的就是不讓牠離開身邊;還有,Oba也擔起小孩與病人間的橋樑,讓原本不敢接近因生病而改變了樣貌的爸爸的小孩,敢於親近最愛他的爸爸了......
Oba早已成為北榮的一份子,他使病人在生命臨終之際,彷彿抓到了生命浮木般,有了心靈寄託、情緒出口,讓安寧病房漸漸有了笑聲。今年,Oba 將滿十歲退休年齡,雖然屆時將摘下工作證、卸下醫療輔助犬一職,不過牠可能轉換身份,成為下一位醫療輔助犬的「顧問」,而醫護人員對牠的喜愛,是不會改變的。
(首圖圖說:因為Oba的加入,大大延伸安寧病房「心願完成」服務項目服務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