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在地產業的鮮食金柑

2022-06-10・到宜蘭找回農業的自信

文/李婉婷 攝影/郭宏軒

據109年農業統計資料顯示,台灣金柑種植面積約250公頃,其中九成以上在宜蘭。早期金柑以加工居多,林庭財卻是宜蘭第一位率先推動鮮食金柑,並以有機種植的農友,徹底翻轉金柑產業。
 
林庭財投入有機金柑種植已近20年。
 請問「金柑、金桔、金橘、金棗」都是不同的水果嗎?
 像金桔檸檬、金桔醬的「金桔」,其實叫四季桔,果實是圓形,一年四季都會開花結果,不過幾乎沒辦法鮮食,因為又酸又苦,多半拿來做加工或配料。「金棗」算是金柑的綽號,「金橘」只是寫法不同,金橘、金棗都是指金柑,目前金柑類有三個品種,長實、長壽、寧波。寧波只有甜味,長壽比較大、脆、厚,現在主要種的是長實,營養價值高、維他命C也多,酸帶甜的風味可以當水果直接吃,加工運用也很多元。

 林大哥的果園有什麼特別之處,金柑風味這麼好?
 適地適種最重要。宜蘭的冬天迎東北季風,潮濕且溫度低,金棗(農友口語習慣,以下皆以金棗稱呼金柑)熟成期正需要這樣的生長環境,結出來的金棗皮Q彈、脆軟,果肉甜分高又多汁。不過也因為雨水多,容易落果、裂果,照顧更不容易,所以一定要設備投資。果園總面積四甲,目前六分地採網室栽培,去(2021)年和政府合作金柑新品種實驗,有一分地的智慧型溫室,可以感應溫濕度、水分等,下雨或水分過多,網室會自動拉起;溫、網室能防曬、防風,也減少果實蠅和天牛侵害。
 
網室果園可防雨、防風、防蟲鳥,穩定產量。
 非產季果園的工作主要有哪些呢?
 以往加工用的金棗美醜、風味都無所謂,而鮮食,外觀與品質便決定了價格,為方便巡園、採收,盡量矮化果樹,讓每棵減少約 30% 枝條保持通風,留下健康且穩固的分枝,養分更集中,生產的水果也特別漂亮、特別大。就算是現在(非產季),每天隨時都要去看它的生長狀況,有沒有發芽、正常成長,還要幫它抓蟲,管理很重要,種田是沒辦法偷懶的工作。
 
春夏季雜草多,得忍受悶熱、負重除草。
 當初林大哥為何想做有機鮮食金柑?
 退伍後我在梨山種水果,15年前才回宜蘭接手家裡的果園。那時金棗幾乎都是加工做蜜餞,價錢差加上養生風潮影響蜜餞市場,剛好舅舅以前在青果運銷合作社工作,他提議做鮮食,因為金棗可以連皮吃,營養豐富,做加工太可惜,就開始轉型,我算是宜蘭第一個做鮮食金棗。以前在梨山工作時常和日本做農業技術交流,他們很注重食物安全,我就開始做產銷履歷。後來,我想既然金棗要直接連皮吃,也要吃得安全健康,於是決定做有機,慢慢培養地力,花了三年才種出有機金棗。現在,宜蘭反而有大概七成金棗都是鮮食,加工只占三成。

 種金柑哪些事情最費工?
 有機金柑鮮果最困難的就是病蟲害,我們跟花蓮農改場合作,在田區做實驗、觀察,有問題隨時請教專家。另外,金棗是五期花,開花時一棵樹會同時有紅的、青的、黃的花,成熟度要人工判斷,採收時間11月到三月,每天都要一棵一棵(樹)巡。以前加工用金棗直接用手拔,一人一天可採200 公斤,採鮮果怕傷蒂頭賣相差,要用剪刀一粒一粒剪,還要修整蒂頭,差不多一人只能採5、60公斤,經過選果機分級,鋪平風乾二到三天,再挑出被蟲咬、樹枝杈傷等外觀醜的拿來做加工,包裝時又會再次選果,顧好品質。
 
金柑為五期花,開花時果園散發清香。
每年11月至隔年三月為金柑產季。(林素蓮提供)
為了防治果實蠅,以有色黏劑抓取。
 非產期時會做哪些金柑加工品?有簡單的 DIY 方式嗎?
 林素蓮(林庭財女兒):金柑冬天產季結束後就沒了,很可惜,加工可以延長賞味期,像是比蜜餞更健康的果乾、果醬、果醋、茶包,還有正在開發的金柑米菓,我們希望保留金柑原有的風味,都以少糖、少鹽為原則。如果想在家DIY,像鹹金棗就很簡單:金棗洗淨、曬乾,用鹽巴醃漬,一斤金棗約放半斤鹽,翻攪後密封醃漬一週,再次攪拌,等到水分淹過金棗時,把容器密封,半年後就可以吃,但醃得越久越入味,直接吃、泡茶、料理都很好用,拿幾顆加水煮沸喝、切半燉雞湯, 或是切薄片拌沙拉,好看又好吃。

(首圖圖說:林庭財投入有機金柑種植已近20年。)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