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耕 大手小手一起翻開土地這本書

2021-09-10・越過山海來看你 拜訪花蓮產地

文/李惠珊  照片/許怡慈提供

主婦聯盟合作社台南分社社員許怡慈(以下稱「扶桑」)四年來,帶著六歲孩子一起共耕,共同製作發酵食物,藉此理解良食來自風土的滋養與時間的等待。

扶桑加入合作社約五年半,常在台南站、南門站等站所教作發酵食物。去年底(2020),扶桑受邀到台南站分享「森家農場共耕實踐」,也帶來跟孩子一起製作的發酵食物,並與合作社食材結合做料理,讓參與的社員們深受感動。

 

親子共耕
第一年親子共耕,扶桑和小森一起種下黃豆。

親子共耕的浪漫與現實

和小孩一起體驗自然是扶桑一直想做的事,2018年開始帶著當時兩歲的女兒小森,加入荒野保護協會的共耕團。扶桑憶及第一年共耕種高麗菜,要用紗網罩住高麗菜防蟲,但因為沒有經驗,連蟲也一起罩住,後來打開滿是翩翩紋白蝶飛出,小蟲吃飽、吃滿還羽化成蝶!沒想到孩子看到如此情景還很開心,到現在都還記得!當女兒第一次見到整顆紅色的甜菜根在土裡,對於將甜菜根熬成美麗顏色的果醬,也印象深刻。

第二年共耕農場在關廟,白堊土質比較不適合種菜,扶桑與共耕夥伴開始嘗試種植不同種類的果樹,包括女兒愛吃的無花果。到田裡鋤草、鏟土、觀察昆蟲,有時也幫忙套袋、邊採邊吃,這是親子共耕的日常。曾經有顆成熟無花果的果實一半被鳥吃了,小森還是把它摘下,吃下另一半,像是跟小鳥一起享受果實滋味,這樣的收成共享,也是開心農場的一種生活實踐。

孩子在農場共作也是耐力與適應力發展的機會。農田蚊子多,剛開始孩子也會一直抱怨很熱,後來穿著長褲長袖、玩泥巴,身體更有抵抗力,也更能克服蟲咬與耐熱了。扶桑認為,共耕的適應期,孩子有伴很重要,所幸參與共耕家庭的小孩年紀差不多,小森會跟玩伴一起種果樹、一起玩,這些美好的片段,會讓孩子自動略過惱人的蚊蟲,留下美好的記憶。

 

苦瓜套袋
扶桑與小森為苦瓜套袋,防止蟲害。

透過醃漬保存 延長耕作成果

共耕後,扶桑發現辛苦耕種得到的農產品其實不多,因而開始思考如何留住食物的滋味。她提到第一年與孩子一起種下的黃豆,雜糧耕種耗時費工,沒有灑藥,用落葉堆肥、人工除草,還要扣掉鳥吃、蟲蛀,收成後能分到的很少,只有打一、兩次豆漿的量。自耕所得的黃豆太珍貴,於是,她憶起兒時到日本料理店喝的味噌湯,溫暖而美味,便從網路、書本自學用黃豆製作味噌發酵食物。

扶桑說:「食物是身體可以記憶的味道,例如思念家人的時候可以試著做出曾經嘗過的風味。」她也帶著孩子一起做醬鳳梨、鹽麴,溫暖的記憶與情感透過醃漬食物時的味覺、觸覺和嗅覺傳遞,慢慢地,小孩也會跟食物說說話、感謝它!

 

親子食育
扶桑醃漬青木瓜,小森幫忙將木瓜切塊。
某一年做豆腐乳,小森甚至主動為食物畫畫作記號,貼到罐上說:「tsit-kuàn guá-tsuè-ê.(這罐我做的。)」釀造、保存食物除了讓孩子期待成品帶來的味蕾驚奇,也大大提升對食物的興趣、增進食慾,更懂得珍惜。

最近,扶桑與孩子種起苦瓜,授粉完的小果很可愛。她表示,體驗農耕後,了解友善環境耕作要付出的心力,會更願意支持友善農作物,例如買合作社環保級、友善級的農產品;也向台南友善農法耕種的農友訂購一大箱小小醜醜的土芒果,果實像是大自然給予的寶石,富有活力與能量。她也十分珍惜和孩子一起共耕的日子,陽光灑落、果實長大,令人滿足!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親近土地,小孩與大人一起被療癒與滋養。大人滿足自在,相對孩子也一起受益,當心靈回到純粹的狀態時,大自然裡處處是美好的體驗,也更能珍惜我們的環境與土地。
 

 

發酵食教作:醃漬佛手瓜
醃漬佛手瓜

佛手瓜連皮一起切半,加上洗米水浸泡,加入總重量(水加上佛手瓜)大約3% 的鹽,密封常溫發酵,偶爾旋蓋排氣,一至兩週後,會聞到酸氣的味道,就可以料理,這是最簡單的「乳酸菌發酵」。發酵完成後,取佛手瓜切塊,和魚或肉類煮成湯品,是酸鹹的好滋味。發酵時也可以加入香料,例如八角、馬告、辣椒段,增加風味。


(主圖圖說:小森與爸爸農事結束漫步在田間。)


文章留言